五一
五一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五一相關話題,全面解讀五一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五一生意經盤點:熱鬧的,復蘇的,失寵的
肉眼可見的是,在這場消費大考中,展現出了一些新趨勢,消費者在變,商家也要跟著變,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報復性消費”熱潮,抓住商機。小城「爆冷」五一出行:年輕人向往遠方,也在乎兜里的錢
被三年疫情壓抑的旅行需求,在今年“五一”假期得到爆發式的釋放,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變化被游客們生動地記錄在了社交平臺上,濃縮為了一段段熱門景點人山人海的畫面。5天6億票房、啤酒等品牌入局,今年五一「音樂節」殺瘋了?
與新消費、文旅結合的愈漸緊密的音樂節,也在持續下沉分流至更多擁有嶄新面孔的主辦以及二三線城市,帶來新的視角與姿態。憋瘋的年輕人,「窮游」五一
“窮游”“富有”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以平和的心態去感受大自然,低消費欲望同樣能在旅途中看到想看的美景,也能暫時把內卷的學習與工作拋諸腦后。需求井噴,商家還在回本
無論是旅游、婚慶還是民宿,重品質、輕消費的理性消費趨勢,正在成為當下消費市場的核心訴求。因此,在脫離“五一”小長假自帶的旺季光環后,商家們也需要考慮如何從消費者的現實需求入手,以此實現自身與行業的集體...機票盲盒、交換住宿、復制淄博,是誰在湊熱鬧?
相比怨聲載道的“五一出行受害者聯盟”,這樣的狂歡心態,正能量,不內耗,出行的人湊熱鬧,在家的人看熱鬧,何嘗不是一種歲月靜好呢。這些城市五一旺丁又旺財:成都攬客近2000萬,上海吸金超188億元
5月3日,當日全國熱門遷出地(出發地)前五城依次為成都、廣州、北京、西安、深圳。國內旅游迎「最熱五一」,人均消費卻下降了
雖然人均每次旅游消費沒能跟上出游人次的增長速度,但國內旅游收入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以及其它各項數據,還是讓業內對中國旅游業抱有信心。進淄趕烤、特種兵旅行、珠峰排隊……火爆的五一文旅市場也需要一點冷思考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長假,人人人人人人是關鍵詞,各地文旅項目一片向好,過去3年憋壞了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觀景,去看演出,去公園,去吃燒烤等等,復蘇,是這個長假萬億文旅市場的關鍵詞。五一搞錢不出游,90后做副業月入3萬
與周華、陳念一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比起出游,或許“搞錢”更適合五一。在他們眼里,假期不是假期,而是生財的黃金期。12萬人涌入淄博,燒烤師傅工資上萬
根據美團數據,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南-淄博”火車票開售1分鐘即售罄,“五一”期間淄博旅游訂單(含酒店、景點門票)同比增長超2000%。淄博文旅預估,“五一”期間將有超12萬人前往當地,交通運輸、住宿餐...當年輕人開始不隨份子錢
隨著年齡增長,年輕人發現每逢節假日,需要自己代表家族出席的場合逐漸變多,從婚喪嫁娶到喬遷過壽,隨之而來的,是一筆又一筆的份子錢。越來越多“人不到錢也得到”的場合,讓年輕人直呼“實在繃不住了”,還有網友...“五一刺客”,貴到離譜
五一期間,國內機票較2019年平均漲價近四成,部分酒店民宿漲幅能達六七倍,電影票價同比上漲23%,部分音樂節票價較疫情前翻兩番。而“搶票難”已經成為五一前夕的熱門詞,故宮博物院、八達嶺長城、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