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消費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消費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消費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重振增長,星巴克還能打出更多牌
可口可樂:關稅越猛,「快樂肥宅水」越金貴?
從關稅對公司的影響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似乎走向了分岔的兩條路,核心點在于二者生產濃縮液的地點不同。閉店的淘寶賣家,沒能等到「僅退款」取消這一天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商業故事,以紅人經濟為代表的淘系服裝電商式微,但仍有新的機會在悄然孕育,對于電商人和服裝人而言,比起求平臺取消“僅退款”,求新和求變,可能才是真正的破局之法。泡泡瑪特市值突破2000億,王寧沖擊河南首富?
泡泡瑪特成立于2010年,距今才堪堪15年而已,已經超過了一眾數十年經營的老品牌,踩中了消費紅利是一方面,但是否能走長久,盲盒的定位之后,給市場將怎樣的故事尤其重要。中國小家電的十字路口:網紅邏輯失效,硬核時代降臨
當種種紅利退去,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真正的產品,從來不是顏值與簡單功能的堆砌,而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回應。風口上的豬能飛,但唯有造出翅膀,才能穿越風暴。關稅戰后,國內的直播間更熱鬧了
,企業應該很快就會意識到,回國是需要在產品適配、渠道效率、品牌心智等方面加碼,而不是單純地依賴產能轉移。大環境再熱情,授人予魚,終不如授人以漁。從「你沒事吧」到經銷商沒事吧,溜溜梅的IPO豪賭能贏嗎?
從供應鏈震蕩到資本撤退,從品控危機到對賭壓力,溜溜梅正面臨發展史上最復雜的挑戰,而此次上市不僅是一場資本博弈,也將會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重構消費價值:「體驗經濟」的7種打開方式
當年輕人的需求從“擁有什么”轉向“感受如何”,一場以感官共鳴與情感鏈接為核心的體驗經濟正在重塑著人們的消費觀念與生活方式 。上海家化交出「刮骨」答卷:陣痛還是新生?
就上海家化的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而言,說“輕舟已過萬重山”或許還有點早,但“對癥下藥”的策略很明確,肌底變強、變韌的信號已悄然浮現。比音勒芬,走到年輕化轉型的關鍵節點
不可否認的是,轉型之路注定不會好走。不稀釋老客,同時可以追趕上年輕人的步伐,留給比音勒芬要做的功課還很多。十月稻田,站在十字路口的「網紅大米」
高端米的故事或許已不再是唯 一重點,如何讓消費者持續愿意為“吃飽”和“吃好”買單,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健康、可持續的增長,才是十月稻田能否穿越周期、穩固龍頭地位的關鍵所在。面包店「剩菜盲盒」暴打網紅烘焙店
當原價68元的法棍+可頌+堿水包三件套,在小程序上化身19.9元的神秘盒子,Ruby發現,自己再也無法直視網紅面包店華麗的櫥窗——畢竟,誰會和錢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