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春節檔,預制菜企業的喜與憂
值得注意的是,預制菜的同質化問題并不是只存在于春節檔的現象。在未來更長遠的市場發展中,預制菜企業想要突圍,產品的差異化和創新性會成為關鍵。預制菜搶占年夜飯餐桌
在國人的飲食習慣里,煙火氣、新鮮現制等觀念根深蒂固,短時間內也無法改變。在資本的支持下野蠻生長的預制菜產業想要征服傳統的中國胃,還得花費更多心思和時間。有的人月薪兩萬,只敢在老鄉雞點兩個菜
2021年,中國小吃快餐品類的連鎖率從2019年的14%提升至20.4%,B站美食視頻播放量超240億次,同比增長70%。我們一邊吃著中央廚房的流水線產品,一邊看著在人均500元以下的餐廳里基本絕跡的...別瞧不上街邊小吃店,投資人正排隊給它們送錢
獲得融資的小吃粉面項目雖然形形色色,但它們擁有共同特性:以加盟為核心、標準化品類、社區小店模式。「一人食」經濟再度翻紅,預制菜企業如何順勢發力?
可以預見,一人食預制菜未來市場前景可期,但企業要真正涉入并取得一定的成績,還需要下大力氣、進行全方位打磨。餐飲人謹慎預期2023
當下,不斷有消費復蘇,煙火氣重聚,餐飲堂食表現熱鬧的信息出現,表象背后,難以回避的是消費者愈加捂緊錢袋子,消費力出現收縮,那么餐飲人們將會如何面對2023?國產漢堡界的「蜜雪冰城」,肯德基看了都沉默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神奇品牌?主營漢堡的品牌已經這么多了,為什么還有商家在選擇漢堡?人們對漢堡持續不斷的食用和魔改熱情又是從哪來的?虎頭局年底遭追債,烘焙「烘不熱」了?
說到底,何謂烘焙,不過也就是一把原料、一雙巧手、一點時間外加一份心意。所謂競爭,不是品牌間的此消彼長、明爭暗斗,而是品牌與消費者的互惠互利、共生共存。出海十年未掙錢,海底撈還能繼續講故事嗎?
招股書強調,截至一季度末,特海國際超過95%的餐廳已實現首次每月盈虧平衡。特海國際預計,隨著疫情態勢的緩解,最近開設的餐廳將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首次每月盈虧平衡。最新研判:國內餐飲消費將出現較為強勁的反彈!
當前,整個預制菜行業處于有品類無品牌、格局未定的發展階段,各個企業需要基于自身的基因和資源稟賦,選擇對應的產品和渠道,實現快速成長,并不斷迭代商業模式,在發展中樹立長期的壁壘和品牌力。《2022中國餐飲品牌力白皮書》正式出爐
縱觀今年餐飲品牌發展的脈絡,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餐飲競爭更加白熱化,不管是嚴重的內卷還是跨界收割,都說明餐飲作為剛需消費,仍是大眾都看好的賽道。報復性消費熱潮:第一波「陽康」拯救哪些行業?
從餐飲、旅游、休閑娛樂到演出,各行各業正在逐漸在恢復往日的生機。但是,商家們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并未在所有行業都“機會均等”地普遍上演。不同地區的疫情高峰和“陽康”時間并不一致,更關鍵的是,一些...高端漢堡走紅,能否逃過曇花一現的宿命?
高端漢堡品牌要持續煥發生機,還需要真正深入產品的內核。漢堡作為主食,本身很難做出高價值感,所以已經有一些品牌開始往多品類和高性價比上靠,這樣才能在網紅光環褪去后保證顧客的長期復購。全網刷屏的東北盒飯,把我看餓了
當這屆都市青年還在將薩莉亞、沙縣小吃、日式便利店奉為省錢圣地的時候,街頭盒飯和鄉村大席菜席卷全網,用事實告訴他們什么才是真正的物美價廉。反彈中的餐飲業:有的排隊1小時,有的閉店回家過年
最艱難的時刻即將過去,餐飲業有了回暖跡象,但更多從業者都在思考:經歷疫情三年,餐飲消費習慣被改變了嗎?什么樣的餐飲能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