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300的貴價餐廳,被黑珍珠「流量江湖」困住
和邱子聰一樣的黑珍珠餐廳主理人們,仍然享受、爭奪著黑珍珠帶來的光環與流量,但也逐漸開始感到疲倦。五一出門,信大眾點評還是信小紅書?
大眾點評與小紅書,這“大”“小”兩個平臺,為何在旅游攻略方面,呈現出不同的畫風?最根本的原因,似乎與平臺用戶畫像有關。外出就餐的「社畜們」,煩透了「好評綁架」
這種通過誘導獲得好評的方式,不僅讓很多顧客不舒服,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大眾點評這個平臺和餐廳失去了信任。小紅書向左,大眾點評向右
從后續生活的競爭趨勢來看,美團+大眾點評、抖音、小紅書仍將持續發力,快手、高德、拼多多等“后浪”也不甘示弱,一場新的本地生活大戰即將打響。但本地生活賽道最為核心的一個邏輯是基于“核銷”產生的,沖動消費...虧損、關店、破產……這條萬億賽道從業者如何「自救」?
社會是殘酷的,優勝劣汰的大環境之下,一些啟動資金較少、資源較少的中小商家或許會在一次“黑天鵝”事件后只好黯然退出。身為顧客,也會為寶藏餐飲店的離去而感到惋惜。投資界24h|禾賽科技奔赴IPO敲鐘;今后,VC/PE禁止做這些事;Keep完成3.6億美元融資
疫情之下,字節跳動2020年的投資次數也達到了創紀錄的38次,平均10.4天出手一次。大眾點評才是真正的脫單神器
為了提升評論生產力,有些商家、用戶甚至當起了搬運工。他們從其他社群、軟件挪用評價,發布到大眾點評。今年8月,大眾點評就因大量違規轉載小紅書上的評論,而被網友怒懟,一度成為輿論中心。“大眾點評”要變“大眾社區”?還差好幾個小紅書
有多名小紅書上的紅人發現,在大眾點評了出現了自己的“山寨賬號”,其分享在小紅書上的內容被原封不動的搬到了大眾點評上,有的甚至還保留著小紅書圖片水印,但這些內容并未得到授權。
相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