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
零食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零食相關話題,全面解讀零食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奶酪生意那么難做嗎?
對于2023年不夠好看的業績,柴琇在一場活動上表示,她也在反思,一方面是妙可藍多已經在奶源供應鏈上找到不完全依賴進口的辦法,希望隨著企業規模擴大,把成本優勢打造出來。專注于巧克力制品賽道,「斑馬與巧BAN&CHOC」完成2000萬元A輪融資
在創辦斑馬與巧之前,林一曾在阿里、拉面說等任職,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其他核心創始團隊也都主要來自以上兩個公司。零售折扣3.0時代開啟
2023年我國零食渠道結構中,商超賣場占比最大,超過40%;便利店與夫妻店二者合計占比約為24%左右,電商渠道占比在19.6%左右。回縣城老家開一家零食很忙,能賺錢嗎?
要理解零食集合店,首先要了解零食行業的前世今生;讀懂了零食集合店的競爭優勢,也就能回答那個“我回老家縣城開個零食店,能賺錢嗎”這樣的消費行業“終極問題”。白牌、代工廠,擠進年輕人的零食袋
基于這樣的背景,對于代工廠來說,或許走向臺前是在當前的消費新環境下的順勢而為,但如果想要維持長紅,仍需在品牌力上下一番功夫。零食店極致內卷,一個縣開出數百家
“能上班的話就上班。”數名縣城零食店工作人員、經銷商、超市便利店老板對時代財經建議,開零食店的話,要辦張煙草證才能生存。量販零食“南北決戰”:策反加盟商、4.2折血拼價格
2024年開年,量販零食的價格戰已經拼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為了和開在隔壁的友商競爭,依靠總部補貼,量販零食門店的折扣從6.8折一路降到4.2折。但相信不久之后,還會有更低的折扣力度出現。都2024年了,誰還在逛良品鋪子
降價是一個營銷動作,可是對于良品鋪子而言,卻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變革,降價之后,除了運營層面降本增效的修補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各個子品牌定位和邊界的重新梳理,以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來思考“降價”...當「低價高質」成行業共識,零食品牌還能靠什么拿捏消費者
從良品鋪子年貨節出圈的熱度其實能得見,年輕人從來不難“討好”,無非是品牌愿不愿意“真心換真心”。洽洽和衛龍,都需要「新故事」
在未來的商業世界里,無論是洽洽還是衛龍,乃至更多同樣面臨轉型挑戰的企業,都需要勇敢地跳出舒適區,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創新路徑,方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永葆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狂飆的「鵪鶉蛋」,成了勁仔、鹽津鋪子們的第二戰場
目前在鵪鶉蛋這一賽道,并沒有哪個品牌取得了絕對優勢的地位,而這也是包括蛋皇在內的諸多品牌有目標、有動力的原因之一。對于消費者,品牌不斷地自發革新,在小小的鵪鶉蛋上卷來卷去,當然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