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要與張一鳴講和,王興呢?
字節在崛起過程中,一度與國內幾乎所有互聯網大公司交手。但時至今日,騰訊、阿里等巨頭紛紛與抖音緩和關系,甚至達成合作;與字節的關系仍然較為僵硬的大公司,可能只有美團了。「小象超市」照出了美團的邊界?
曾經的擴張巨獸進入了穩定期,在出行、買菜、即時零售等領域,沒有過去燒錢打法,美團也就很難做到行業絕對的優勢。加之本地生活商業競爭激烈,且商業鏈條過長利潤稀薄,曾被寄予厚望的“無邊界”美團,來到了它商業...即時零售訂單量增至62億,美團的估值邏輯變了?
大手筆的回購,可以看出美團對自身的發展依然充滿信心,但需要客觀認識到,量變才能實現質變。不妨給美團一點耐心,用時間去見證質變。美團應該進入東南亞么?
東南亞的外賣和本地生活市場是否值得去做 - 市場容量和前景如何,是否值得美團在這個階段調動資源和核心管理層的精力?美團為什么又「撿起」了美團優選?
只是美團的焦慮,也可由此一窺。核心本地商業對手林立,美團需要新業務來探索新的增長空間,但更需在探索與營收之間做小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