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
騎行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騎行相關話題,全面解讀騎行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最低調的貴州小城,藏著一個戶外天堂
與傳統多山意味著交通不便的刻板印象想左,興義是名副其實的“戶外運動天堂”。每日清晨,穿上騎行服,戴好裝備,騎著單車沿豐都大道、萬峰大道、那灰村路段一路前行,是無數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的共同選擇。年輕人瘋玩的騎行,帶火年入過億的生意
短期來看,整個騎行服市場的增量很大,這也意味著國產騎行服賽道需要進一步往品牌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做好需求承接。中國高端自行車,蹬出一個千億級市場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最新數據,2023年,我國千元以上自行車產量達到1215萬輛,同比增長15.1%,千元車占總產量的比重已達24.9%,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中產把花2萬買的自行車當寵物養?
這一方面是享受“cityride”的人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則是小布雖然沒到奢侈品那般樣樣限量控制產能的地步,但也信奉“全手工”那一套。自行車,年輕人社交新名片
今天這些追隨熱潮的年輕人并不糊涂,在他們眼中,無論是追求性價比,還是當個氪金玩家,如果沒有真正的產品力,那還不如用車時掃個共享單車來得容易。賣1.5億只賺9萬,忙半年不如一輛愛馬仕:曾經的國民神車,為何淪落?
作為中國自行車的“鼻祖”,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鳳凰牌自行車,正從商業舞臺上漸漸消失。85后騎行迷將愛好做成事業
GRC只是騎行賽道的玩家之一,如今隨著騎行賽道的火熱, 騎行裝備銷量也在淘寶上爆發,無論是對品牌還是平臺來說,都更考驗他們的創新和運營能力。年輕人動輒花費十幾萬,城市騎行卻難成大生意?
花費少則上萬元,動輒十幾萬元的騎行被不少人質疑是富人的新型“社交貨幣”、普通人突破社交圈層的“門票”,甚至專業的公路車、山地車成“期貨”。但這門生意卻不似想象中好做,鮮少能聽到“一夜暴富”的故事。摩托車休旅文化風起,哪些企業嘗到了鮮?
大排量摩托車的增幅大大領先于其他排量的產品。在這一趨勢的背后,圍繞大排量摩托車產品形成的騎行文化、休閑文化在“Z世代”年輕人群中快速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