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硬控70小時,強如大眾也妥協了
工會方面,相對也比較滿意。德國金屬行業工會談判代表格雷格承認,一些達成的妥協是“痛苦的”,包括在幾年內將削減數萬個崗位,但無論如何,最壞的結果已然避免。車企盈利的關鍵在哪?
規模化、垂直整合是降本盈利的關鍵。從頭部車企的發展經驗來看,2023年比亞迪推出部分車型,實現“油電同價”,2024年更是喊出“電比油低”的口號,背后依托的是規模化效應與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等能力。TECHSTAR與圖達通的DESPAC合并: 一場三向奔赴的盛宴
當市場越來越懂SPAC,VC/PE機構發起SPAC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也意味著更多上市退出的機會。這種強勢高級資源組合退出方式的序幕正在資本市場徐徐拉開。2025,互聯網巨頭放棄造車?
如今,曾經定位涇渭分明的“蔚小理”如今也開始殺入彼此的陣地。在“蔚小理”在2025年的新車規劃中,蔚來將推出第三品牌,小鵬計劃進軍增程市場,理想則將推出純電車型。悠跑科技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合肥產投領投
本輪融資將用于悠跑超級VAN量產的推進及產能提升,助力其在電動商用車市場的快速拓展及滑板底盤技術的全球化應用。自動駕駛這一年:上市潮、技術戰、淘汰賽
上市后的自動駕駛企業,尚且沒有松一口氣的機會。目前還在沖上市的企業,更要趕在“巨浪”來臨前順利“上岸”。買車送「平價茅臺購買權」?各地車市年底沖量
12月初優惠活動的集中放量對車市起到明顯提振作用。乘聯分會統計數據顯示,12月1日-12月8日,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50.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2%,環比上月同期增長11%。其中,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過保電車撐起千億市場,會是誰的蛋糕
不過,當下一個趨勢是一些主機廠品牌開始嘗試設置自家維修點,并與寧德時代等電池廠直接談零配件的供應問題,車企們也意識到提早布局維修市場未來就有更多的機會試錯。七百多億打水漂,通用為啥突然放棄火爆的Robotaxi?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伴隨著特斯拉和蘿卜快跑等一眾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走紅,Robotaxi概念持續火熱,各種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都在沖刺上市,就在這個市場烈火烹油漸入佳境的時候,一家知名汽車巨頭的Robota...首屆知乎「電Club新知技術大會」:用專業討論還原新能源汽車本質
當然,消費者關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新能源汽車能做到的還有更多。電Club新知技術大會期間,還特設了“公路探電”互動展區,答主、專家和從業者討論的行業趨勢和產品創新,都能在展區現場體驗。知乎也希望通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