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再「造神」,他1天漲粉360萬
這是一場多方共同參與的普通人“造神”運動,才有了如今的“聞神”。有從業者形容,這就像每個月抽彩票一樣,內容平臺也在用流量給普通人造夢。帥哥員工齊跳科目三,社會搖成了海底撈的新流量密碼
整體來看,隨著用戶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復雜化,每個品牌都需要積累自己的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品牌網紅化則是復制性較強的方式之一:不斷引入流行內容并加以靈活運用。花19塊9玩「躲貓貓」,揭秘網紅游戲背后的生意經
最近,隨著天氣漸涼,躲貓貓的熱度也有所下降。多位戶外俱樂部主理人認為,躲貓貓目前沒有成為下一個“飛盤”的潛質。「電商捧哏」從幕后到臺前
實際上,做“捧哏”只是中控工作的一部分,還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邊接話邊上下鏈接,邊互動邊同步主播后臺數據,保證直播間氛圍的同時,不能把價格和庫存寫錯,遠沒有看上去那般簡單和輕松。年輕人都愛「潦草小狗」背后,出版業該如何抓住流量密碼?
三聯生活周刊曾把余華上過的熱搜分類歸納,總結出四類:喜劇發言,大咖互動,共情年輕人,最后才是他的寫作。直擊雙十一開局:平臺低價混戰,李佳琦被「撕」上熱搜
從紅極一時的“雙11狂歡夜”晚會、日漸復雜的滿減機制,到如今簡單粗暴的低價策略,邁向15歲的雙十一,也許是時候回歸初心了。年輕人追捧的珍珠直播
珍珠直播火爆現象的背后,是這屆年輕人對珍珠的追捧。年輕人的喜歡從不遲疑,期待所想即所得的他們瞄準了直播間,預算從幾百到幾萬,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心意的選擇。教師賬號批量走紅,誰會是下一個「挖呀挖」?
從幼兒園到小學和初高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擁抱自媒體。有人邊唱歌邊帶貨,有人賣課賣得風生水起,也有人爭議纏身選擇離職。那么,老師的盡頭也是網紅嗎?7天漲粉166萬,人人都有機會成為于文亮嗎?
然而,當越來越多人去復制“于文亮”、試圖成為下一個走紅對象時,他的“普通人風”也注定不再“普通”,甚至難免落入俗套,成為又一個循規蹈矩的套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