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旅游,怎么火了?
治愈,是許多年輕人提到菜市場的關鍵詞。在菜市場,人的身體感官是被打開的。一切的焦慮,似乎都在喧鬧的菜市場被消解——生活本該如此簡單。搖滾30年,殺不死的石家莊
在越來越雷同的高樓商圈、網紅打卡點、美食小吃之下,鮮明而獨特的城市標簽變得越來越重要。搖滾,對于石家莊來說,也是一種更多的選擇。失眠的北京白領,在凌晨3點的鬼市游蕩
作為平時晚下班的社畜來隨意溜達,揣著好奇心理,就能輕松收獲愉快的周末夜晚;更有行動力的,也可以直接變身為攤主,成為自己的老板。北上廣深新流行:i人聚會
簡單的16型人格劃分并不足以歸納所有人的性格,被認為充斥著刻板印象的mbti,確實不是社交里的唯一真理,但它卻揭示了性格沒有對錯,只是思考、社交方式不同而已。放棄40萬年薪,我去云南小鎮曬咖啡豆
在小紅書搜索“普洱”,出現的除了旅行風景,還有許多做咖啡義工的攻略。在這些攻略里,年輕人們逃離城市,近距離觀察一顆咖啡豆從種子、果實到烘焙、沖泡的全過程。那里懷揣著每一個打工人最美好的想象——低廉的物...多少年輕人,去深圳「批發」黃金
深圳人恐怕都想不到,從前大家熱衷于去香港買黃金,而如今香港人反向擠在水貝的柜臺前。真正走進水貝之后,沒有人再敢調侃深圳沒有特產,只會在極致性價比中,重新讀懂啥叫務實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