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新春攻勢背后,舍得急了?
這種大的背景下,復星系所帶來的資源也只能是“一時解渴”。向上突圍的舍得酒業,想要重現業績的高速增長,還需要先研究好未來的發展方向。王健林再度「斷臂求生」?
回顧來看,2017年,萬達旗下的13個文旅項目、77家酒店被打包賣給了融創和富力,王健林最終得以還清巨額債務。而王健林此次讓出萬達電影控制權也十分決絕。這一次,“壯士斷腕”的王健林能夠順利渡過難關嗎?...「卷王」茅臺魔法不再,周杰倫「賣不動」雞尾酒?
當然,不管是跨界還是提價,其背后反映出的都是茅臺想要通過擴大消費群體、擠壓中間商泡沫來增厚企業自身利潤的想法。云智能成了阿里「跑得最慢」的業務?
從今年3月官宣組織變革,到如今的云智能集團停止完全分拆、盒馬鮮生暫緩上市,加之官方披露的馬云減持計劃,都讓外界對阿里的未來發展難免產生一些擔憂。仍處于“巨變”之中的阿里,究竟會帶來什么新變化呢?收入被字節超過,騰訊開始「押注」微信?
擁有大量流量的微信,成為騰訊培育新業務的“基地”。同時,騰訊在電話會上還提到了微信搜索——通過微信搜索逐步將微信生態系統內的所有內容連接起來,以推動廣告、直播電商等方面的變現能力。茅臺漲價20%,向經銷商要利潤?
由此來看,這次茅臺上漲出廠價主要還是跟經銷商相關,其他白酒追隨漲價的可能性尚不明確。不過,有一說一,出廠價上漲了,未來的消費者想要購買1499元/瓶的飛天茅臺,只怕是更難了。阿里分拆,先「飛」的菜鳥能徹底獨立嗎?
在海外,國內的快遞公司尚無電商平臺,而菜鳥還能與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產生協同效應,隨著阿里海外電商版圖的擴張,菜鳥也能隨之受益。張勇「隱退」,阿里變革背后發生了什么?
張勇、徐雷在阿里、京東崛起時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雙11”“618”兩大購物節成為電商平臺與消費者們不可或缺的促銷節點。老白干酒的高增長「泡沫」破了?
靠并購擴張增厚規模的老白干酒,曾經在一段時間里跑出輝煌。而眼下,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品牌高端化、精細化運營所帶來的溢價似乎更勝過簡單的規模合并。游戲「吃老本」,視頻號是騰訊的希望嗎?
此外,作為國內公有云市場的龍頭,阿里云成為阿里拆分后獨立運營的業務集團,并計劃將在未來12個月內獨立上市,也將對騰訊帶來不小的壓力。巨賈在后,金龍魚遭遇「成長的煩惱」
隨著國內經濟逐步恢復,公司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和油脂科技產品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但是產品的價格隨著大豆、大豆油及棕櫚油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下跌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