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超強縣,「單挑」大城市
強縣域對于人才的關注度與吸引力不斷上升,在就業、生活、旅居等方面頻頻出圈,努力營造出一種區別于“大城市”的友好型縣城,成為新型城鎮化探索的重要樣本。浙江新能源汽車產業,被低估了?
由“小巨人”組成產業鏈厚度、城市的集體實力、數字經濟的加持、市場端的反哺、出海的開拓,能將浙江新能源汽車產業托舉到什么高度,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長三角靠什么「殺入」低空?
從一定程度而言,以前低空經濟場景主要集中于市內、省內,客觀上會抑制低空經濟的真實需求,而長三角“聯動”有望成為低空經濟場景跨省探索的開始。長三角靠什么「殺入」低空
近期,城市進化論相繼走進多座發力低空經濟的城市,對話城市主管部門、低空經濟園區及企業,發現低空經濟領域已經形成一個重要共識——場景牽引。上海爭奪「亞洲演藝之都」
對于目前的上海來說,可能缺的不是一個“霉霉”,也不只是“霉霉經濟學”,但面對新加坡等亞洲城市的競爭,理應爭取先行先試、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才能更好實現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走向“五個中心”的目標。40年303塊金牌,這些省份挑起奧運挑大梁
隨著切陽什姐遞補2012年倫敦奧運會20公里競走金牌和陳藝文在巴黎賽場摘下兩枚跳水金牌,青海、海南成功“破零”,僅5省份還“缺”奧運冠軍。奪回「中部第二城」,鄭州穩了?
深度綁定富士康、比亞迪等鏈主企業,進一步壯大電子信息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也將成為鄭州產業結構轉型、外貿結構優化的重要動力。中部崛起20年,還需要一個「火車頭」
中部城市之間的良性競爭是必要的。但就整個中部而言,涉及如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漢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鄭州都市圈等多個層級,如何協同形成合力,依舊中部城市繞不開的必答題。各地密集成立這一新機構
科技部門職責機構調整,地方情況與中央不同,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也不一樣。中央成立科技委主要是統籌各方面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省一級不一樣,市、縣更不一樣,不同地區之間情況也千差萬別,不一定完全與中央層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