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京滬?杭州離一線還有多遠
先從跨越“兩萬億”開始。隨著落戶政策放寬至“大專學歷”和“技能人才”,杭州能否重現上一輪“搶人大戰”的輝煌?擺在眼前的,注定是一場硬仗。這所「西北第二城」,終于醒了
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放眼未來,這位昔日內蒙古“一哥”奮起直追。吹響科技創新驅動的號角,以百億級、千億級的產業集群規劃為基石,力爭今年在全國百強城市中排名再前進10位左右。中部「出海口」,湘贛誰能搶先一步?
對外重塑交通優勢,對內理順城市發展構架,一種更為協調的發展思路正在長江中游經濟區不斷探索。而由此,長江中游經濟區還有更高的期望——在現有四個經濟區為主的“菱形結構”中,充當新的一角形成“鉆石型結構”格...經濟第一大省,是時候立個新「人設」了
廣東旅游業還有一個視野更高的定位,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要吸引八方來客,粵商務實、好客的“生意經”無不是打動游客的文化招牌。沖擊「千萬人口城市」,長三角「退一進四」
此前這些城市幾乎都喊出過“沖擊千萬人口”的目標,并且出臺針對性舉措。在人口增速相對放緩的當下,沖擊“千萬人口城市”難度越來越大,誰能率先跨過這“一步之遙”?告別厲以寧:他給中國經濟改革留下哪些印記
厲以寧曾把自己30年里參政議政歸結為四件大事:參與立法、推動股份制改革、扶貧、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他說,“參與改革,推動中國的現代轉型,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再上萬億,「塔尖城市」誰動力更足?
眼下,“塔尖城市”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制定“再上一萬億”的目標后,既需要環伺左右,靠創新與速度拼搶發展的資源要素;更需要腳踏實地,基于自身稟賦優化好那塊高質量的基石。新能源汽車第 一城,上海被超了
西安“上位”,能頂多久?從陜汽到比亞迪,從比亞迪到吉利,西安深度“綁定”龍頭車企得以在新能源賽道彎道超車,甚至成為風光無兩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不過,要真正率先“突破”乃至支撐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