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名」的超特大城市們,到底有多少城中村?
在田光明看來,要根據內陸城市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節奏,按照真正的現實需求來確定改造具體項目。可以參照深圳,有序推動一些微改造和保障房建設,張弛有度地推進探索。目標萬億,東北小弟要爭「第一省」
值得注意的是,守住冰雪旅游優勢背后,吉林面臨的更大考驗,在于能否聚焦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真正發揮冰雪經濟生態效應、并轉化為振興發展的新動能。「最強地級市」新掌舵者:70后,很拼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消費電子產品銷量下滑,極大地影響了制造企業。新能源業是今年出口增幅較大的產業,但這并非蘇州的長板。從電子信息產業來看,今年前8個月,蘇州實現總產值8041.85億元,增速-1.7%。...潑天的富貴終于輪到河南了?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對文旅融合發展其實一直極為重視。不過,在接待游客數量領跑全國的同時,河南旅游收入僅相當于江蘇同期(907.59億元)64.7%,吸金能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廣州來了個資深「汽車人」
當然,希望還是要有的。在孫志洋任代市長的消息出爐后,廣東媒體對這位曾在車企規劃領域有著深厚經驗的“汽車人”寄予厚望,說他“將為廣州汽車產業‘換擋提速’,向著萬億級‘智車之城’穩步前行”。中部經濟第一省,狂攬大學
若算上早前已簽署合作協議的浙大、西安交大、復旦、清華等高校,河南的“外援”實力不容小覷。未來能否把省校合作落地落實,關系著一個“國家創新高地”的崛起。「北方制造業第一市」,野心不止于此
這些代表著高科技、高知識密集、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暗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面對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形勢,加緊布局、做大做強,是準備拼搶先進制造業制高點的青島,不容有失的著力點。這個經濟大省,非常缺機場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提醒,如果支線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達不到50萬人次,將很難盈利。盡管可以將機場作為先導性設施進行布局,長遠一定要有產業和貨源支撐,不可急于求成。徽京,又多了一個挑戰者
值得注意的是,從七普來看,在浙江的皖籍外來人口已達313.88萬人,超過江蘇。眼下,隨著杭州都市圈獲批,黃山、宣城、池州等地將加速跨省“入圈”,新一輪“徽京”爭奪戰已然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