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救得了日本半導體嗎
TSMC在日工廠的工藝為22納米~28納米,預計索尼和電裝會參與合作,計劃在2022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此外,據2021年10月14日的JIJI.COM新聞報道,建廠的總費用約為8,000億日...走到岔路口的汽車芯片
目前來看,純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正在加速車用MCU向區域和集中控制應用發展,這就對核心處理器的架構整合水平和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帶動車用處理器向SoC轉型。三星和臺積電又杠上了
在2020年,三星每月的產能約為2.5萬片晶圓,而臺積電每月約為14萬片,而在5nm方面,雙方的差距更大,三星每月約為5000片晶圓,而臺積電每月約為9萬片。從特斯拉開始,車廠追著抱SiC大腿
自從2016年4月,特斯拉打響了SiC MOSFET的第一槍之后,SiC成為半導體廠商激烈涌進的熱門賽道,SiC也在加速進入汽車。近來,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車廠陸續開始與SiC廠商簽訂合作,尤其是此次...芯片缺貨,究竟何時能緩解?
“根據 IDC 的數據,到 2022 年中期,該行業將看到正常化和平衡,隨著更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在 2022 年底開始上線,2023 年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中國芯片追求自主的一段過往, 黑暗森林中的籬笆
希望通過回望這一段艱辛而又充滿波折的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探索歷程,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些許參考。瘋狂的半導體,要警惕懸崖跳水
MPU的出貨數量在穩步增長,存儲半導體的價格應該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但是,當英特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半導體工廠實現量產時(2024年),MPU有可能會出現供給過剩。你方唱罷我登場,半導體制造愈加出彩
當下,晶圓廠建設越來越受到半導體界的重視,無論是產業資本,還是政府政策,都在加碼各地區的芯片制造,以求在未來的競爭中爭取主動權。價格還是生態,本土芯片廠商破局砝碼究竟是什么?
汽車產業正迎來飛速變革。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將從分布式向集中式演進,域控制器似乎成為了當前階段最為合理的發展模式,從全車上百個電子控制器單元(ECU)到幾個域控制單元(DCU),控制功能迅速集中。其中,智...5G衛星通信帶來的新機會
最近,5G衛星通信突然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得到了業界的大量關注。首先,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定稿的更新版5G標準3GPP Release 17中,非地面通信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