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馳拉踩BBA,大可不必?
為造車、賣車鋪路,恒馳5是恒大集團的孤注一擲,也是背水一戰。打著豪華的旗號,想拼性價比的恒馳5最終能搶到多少蛋糕,還要看其本身的產品力。五屏、VR、投影,「蔚小理」在智能座艙上卷起來了
對于每一家車企而言,與其追逐一味的堆料和噱頭概念的比拼,不如真正去探究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智能座艙體驗。團隊重組、CarPlay打前站,蘋果2025年發車穩了?
如今,蘋果還沒有造出車,但絲毫不影響它獲得行業內外的關注和討論。而要判斷蘋果還能否造出車,就得從其團隊能否重組和新版CarPlay對造車的影響來挖掘。余承東「吹牛」、雷軍造勢,用賣手機的套路能賣好車嗎
余承東和雷軍跨界進入汽車領域后,雖然摒棄了傳統車企的一些營銷策略,拿起了在他們看來更為有效的手機營銷策略來賣車。馬斯克vs百度,誰能率先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這場有關完全自動駕駛落地的爭奪戰還會繼續打下去、甚至還會持續很多年的時間。畢竟從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做自動駕駛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討好日產搭伙吉利,雷諾能「脫困」嗎
雖然雷諾在未來大概率會得到日產和吉利的支持和助力,但它想要在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戰場上獲得優勢或許是較為困難的,更不要說來幫助雷諾突破銷量困境。加不起油,電動車漲價,這屆車主有多難?
對于消費者而言,需要更加冷靜地做出判斷和決定。而對于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來說,也需要在做出漲價等規避風險措施的同時,維護好消費者應有的權益。團隊被曝解散,蘋果造不出車?
目前小鵬、理想等新能源車企或多或少已將這些技術率先落地,再加上阿里、百度、華為等大廠在車機智能方面也在快速布局,蘋果的優勢正在縮減。躲過315的車企們還沒到安全區
隨著新能源汽車被召回和被投訴的比例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加需要3.15的監督和曝光,以便來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的良性變革,使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變得更加安全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