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投后人才服務筆記:找到一起要去遠方的人
對于不同階段的企業,無論是戰略解碼、組織發展、人才招募還是企業文化的相關問題,我們都準備了對應的產品,也備好了“好用、好上手”的工具可供創業者們選擇。跨國集團掀起分拆中國業務浪潮
并購基金嗅到了重組機會,通過并購和投資跨國企業集團的中國區業務,有重點的進行品牌重塑、本地化治理、經營策略調整、管理結構更新等,意圖重整中國業務,帶向新的高度。商業化,航天的必由之路
造火箭和造車都屬于高投入+慢回報的行業,不同之處是,火箭的集成度更高、難度更大,比造車還要難上一個數量級,需要更大體量的資金投入和更長的研發周期。華興觀點:熱勢之下,儲能真正的投資機會在哪?
實現碳中和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達成的共識,受地緣政治、能源危機等影響短期可能面臨波折,但地球留沒有給人類留下更多選擇,也沒有留下更多時間。經緯分享:誰為儲能買單?
對于國內來說,儲能市場的爆發機會來自于政策推動。在發電側,2021年多數省份要求風電、光伏電站強制配備10%-20%功率、時長2小時以上的儲能,是行業主要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在電網側推動的獨立電站儲能...大國博弈、兵家必爭,這場太空之戰背后有哪些機遇?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商業航天逐漸成為世界大國戰略競爭與博弈的重要陣地。同時,運載火箭發射、衛星運營等各類商業航天活動不斷取得新進展,成為推進全球航天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峰瑞資本馬睿:我們如何思考綠色投資?
中國是“世界工廠”,依托石化能源,為全球消費者生產各類產品,因而中國本土滯留了大量隱藏的碳。在現行的溫室氣體排放評估標準下,是從商品生產國的角度,而不是商品消費國的角度計算碳排放。換句話說,中國承擔了...制造業大國的汽車出海之路
今年7月,中國車企出口整車29萬輛,續創歷史新高,環比增長16.5%,同比增長67%。今年年初至今,中國汽車出口總量已經達到150.9萬輛,同比增長50.6%。口腔上游——黃金賽道的背后「鏈主」,三大趨勢開啟新征途
僅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超3000家牙科相關企業,即平均每月有超過500家企業誕生,它們分布在口腔產業鏈的各個環節。Facebook徹底放棄直播帶貨了?
現在應該很多人在關注Facebook這次撂擔子到底是因為更有消費能力的西方用戶對直播電商完全不感冒,還是因為Facebook自己的組織和產品問題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萬億建筑市場,有哪些「碳中和」投資機會
新能源產業鏈非常長、方向也很多,是一個非常大的行業矩陣。比如在上一篇中我們曾經提到,僅僅一個光伏產業鏈里的A股上市公司就有一兩百家,很多儲能公司未來也都有很大機會資本化,正因為如此,2021年以來,我...中國式醫院并購浪潮:誰在入局?誰在買單?
對中國的醫療服務領域來說,隨著產業并購整合與洗牌,中國醫院行業將誕生一批新的行業巨頭,使得行業向更加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