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點名批評之后,誰在頭鐵硬扛
人臉識別漏洞、個人簡歷泄露、老人手機陷阱……種種問題在被3·15曝光之后,各家涉事企業都紛紛發布公告做出回應,部分有關部門也連夜展開調查。今年3·15的重災區有哪些?
2021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各行各業又要面臨一次關于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的大考。鋅財經梳理了近期被投訴事件的相關信息,包括在線教育、汽車消費、醫療美容等方面。低價營銷、偽劣名師、退費無門,在線教育還有多少坑?
在線教育機構重流量、輕教育成為通病,無形中助推了教育行業的憂慮。相似的危機之下,其他在線教育機構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學霸君?互聯網時代的《山海情》:電商平臺的助農故事
“電商平臺+合作社+農民”的模式整合了原先分散、小規模的產業鏈,做到了供需匹配,但產業鏈各環節的運作大多還處于粗放式運營的狀態。內娛偶像流水線生產:年產600個,早已無米可炊
缺乏娛樂工業體系作支撐的情況下,內娛選秀不過是表面火熱。等到觀眾的熱情被消耗殆盡,資本無利可圖快速退去后,被埋葬的只有臺上那些選手的青春。在線教育背后的瘋狂與理性
如果說2019年在線教育行業思考的是如何在資本寒冬中“活下去”,如今在經歷過2020年的風口和淘汰賽之后,剩余的玩家思考的是,如何活到最后。螺螄粉的逆襲:抓住那個年輕人
回顧螺螄粉曾經的躥紅之路,從街邊小吃到身價百億,不論是自身產品、品牌文化還是營銷手段、銷售渠道……螺螄粉一個都沒落下,而靠“臭”出圈的螺螄粉仍在繼續演繹它的神話故事。給車主送“股權”,這個新能源車企是什么騷操作?
2020年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三大新勢力造車企業紛紛完成IPO,特斯拉把馬斯克送上了地球首富的位子。毫無疑問,屬于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時代已經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