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美妙的開局,春節檔做好準備了嗎?
分則弱,合則強,天下大事莫不如此。今年的春節檔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但成功不必僅在春節檔,整個2025年以及之后的電影,都應該拿出同樣的精神面貌,真誠面對觀眾,贏得觀眾的選擇。2024短視頻與直播:頭部倒了,更親民了
算法的確并非人類公敵,但其所帶來的倫理困境與監管難題在2024年前所未有地被認識、被強調。這或許是一切開始好轉的前提,回歸內容的理性,才能抓住最多數用戶最長久的共情。「滬爺」豪車炸街,到底震撼了誰?
語言指示牌、服務人員的語言培訓等細節也可以迅速跟上,比如備受韓國中老年群體喜愛的旅游勝地張家界已經掛上韓語標識指引牌,地陪服務、周邊游也是一塊尚待發掘的商業空間。北美電影市場年度復盤:迪士尼成絕對霸主
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主發動機,北美市場也繼續驅動院線產出的反彈勢頭。前述Gower Street在去年底發布最新報告,預測2025年北美總票房將達到97億美元,即同比增幅為9%左右。這將進一步拉抬全球總...電影的2024:危機很多,希望不少
中國電影同樣沒有失去創新的斗志,即便未來難再創50億+票房奇跡,但電影依然能找到熱愛它的人。而作為產業上中下游的奮斗者,對電影的信心就應該來自于此——讓每一份尚存的熱愛不被辜負。2024,國產劇終于開竅了
2024年,市場的巨變,透露出劇集正在從吸引用戶走向理解用戶,這條雙向奔赴之路,需要“內容+人才”為基本導向。受眾承載力和篩選力的提升,要求國劇走向“塔尖趨勢”,進行一場沉疴痼疾的剔除、增效提質的跋涉...富二代整活,看笑了誰?
不過從目前的傳播效果來看,至少當下的網友們還是很吃“二代”們的這一套,但如何持續挖掘內容流量,以及提升對應的商業轉化,還是一個需要“二代”們認真思考的長久問題。2024,你「接」住「抽象」了嗎?
早些年,人們無法定義抽象,這讓抽象在向外傳播時形成了理解門檻。到如今,人們也還是無法定義抽象,但正是因為這種無法定義,讓它還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挨罵的「老登電影」能讓創作者清醒嗎?
與此同時,如何對待這種聲量也考驗著創作者,如果只把這種意見隨意地認定為輿論場中聒噪的喧鬧,那之后與觀眾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只有進行反省的創作者才能真正贏得觀眾的選擇,觀眾的聲音是值得尊重,創作者需要認...鹿哈給鹿晗刷禮物,模仿博主的生意到頂了嗎?
流量正猛的時候,黃子誠曾說,“我們只是互聯網小丑”。在互聯網一夜暴富的神話面前,或許做“小丑”遠比做自己要更容易,更輕松。但“小丑”永遠披著一套不屬于自己的衣服,散場之后,“小丑”又該如何面對赤裸、真...直播間的「女老板」們,不賣產品賣演技
“短劇式”帶貨通過戲劇性情境吸引用戶關注,是秀場直播與直播帶貨的有機結合,但只有在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讓劇情帶貨與商品介紹更好地融合,獲取用戶的信賴,實現人、貨、場的平衡,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社交媒體正在改寫全球政治
“媒體的作用在于激發人們已經相信和熱衷的事情——他們憤怒、恐懼、興奮的事情,無論它是什么——并保持這種狀態,這是人們出來投票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