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吞王健林77家酒店,狂宰孫宏斌137億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大干快上、年年求翻倍的中國地產界,富力是一個異數。你可以將之解讀為增長緩慢,也可以視作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耐心等待某次“百年一遇”的機會。他40歲還是中學老師,卻把一個要倒閉的校辦小廠做成了全球老大
其每年400多款創新產品的研發速度,讓德、美具有百年歷史的同行嘆為觀止。外界更驚嘆的是,這家征服了全球130多個國家的企業,竟是由一個快要倒閉的校辦工廠蛻變而來。導演這場奇跡的,是原本絲毫不懂商業的宋...他圓了無數中國百姓的“豪車”夢,卻被罵“丟盡中國人臉”
汽車業內有句話:車企抄襲多奇葩,比起眾泰都是渣!這家企業讓國人以極低的價格開上了世界級的“豪車”,并且引發了輿論關于“山寨”和“抄襲”的大討論。他曾和許家印一樣有錢,現在比賈躍亭還慘
從有志青年到憑借光伏一步登天,從最年輕的百億富豪到如今的重債纏身,回首過往,不知彭小峰會作何感想,也不知他是否有再次翻身的機會。超格力、勝海爾,他一路順風順水,將一間農村作坊做成了行業老大
解決了“內部矛盾”,美的開始進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2000年,集團營收突破百億大關,發展了商用空調、微波爐、飲水機、IH電飯煲、洗碗機等一系列新產品;國際化方面,美的先后設立了美國、日本、歐洲、韓國、...這個讓人長命百歲的行業已被點燃,但大部分人對它一無所知
不論后續股價如何,毫無疑問,華大基因是近幾年來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一次IPO,其原因不止在于華大本身,更在于其所處的行業。到今天,養孩子還要靠外國人?他帶領集團在2016年狂賺10多億
“人應該在關鍵時刻保持自己的正直,絕不能為了利益去犧牲自己的堅守,這是一輩子都需要去牢記的。”富二代讀完初中就輟學,抱定前3年不賺錢的他在70多國賣了2000萬輛電動自行車
上世紀90年代末,張崇舜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搞地產,還是做電動車?艱難在于,他自己覺得可以搞的電動車才剛剛興起且前途茫茫,地產則受益于國家推行的商品房改革展現出無限商機,很多老鄉也都勸他搞地產。不撐了,撤了!賣了338億,也成就了董建華家族明智的大決定
對董家來說,這是個百味雜陳的決定。因為他們將要因此而告別的,不光是一份產業,更是幾代人奮斗的心血,也是家族的光榮與夢想。富二代初中就輟學,創業就想先虧本3年,在70多國賣電動自行車,今年又上市了!
截至2016年底,新日已在全國建立了1300多家代理商和5000多家銷售和服務網點,并且沒有任何一家代理商的市場份額超過5%,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一家代理商可以威脅新日,張崇舜牢牢把握住了發展的主動權...他欠賬2000多億,還敢花上千億一路買買買!關于孫宏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1994年,孫宏斌出獄。出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向老上司道歉、和解,雖然很多人都替他不平。柳傳志也頗為感動,出手50萬,幫他在天津創立順馳,助他東山再起。謝天謝地,感謝賈躍亭撞上了證監會新主席!
感謝賈躍亭以身示范,加速這“大躍進”的商業時代清醒并回歸根本,終結這估值沒有多少億,幾年不能上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創業的行情。身為標準富二代,負債1億多之后,43歲的他靠一道菜翻身,把30%財產捐給員工
假如我因為投資房地產,獲得極大報酬,難道員工不會質疑,為什么自己要這么辛苦服務顧客?即使公司賺錢,員工也會認為,老板靠房地產賺錢,而不是靠服務賺錢。幾次“失策”,他眼睜睜看著死敵成為萬億級巨無霸卻無能為力
曹興誠和張忠謀并稱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兩大泰山北斗,但兩人卻是不折不扣的“冤家”。雙方的“纏斗”綿延超過20年,幾乎貫穿了臺灣IT產業的整個發展史。不敢想象!握緊馬云錢袋子和未來的,竟是這個40歲的男人
一連串的大權和大錢在握,讓他成為幫阿里拽緊錢袋和未來的關鍵人。馬云曾有“工作五年才有資格評選合伙人”的說法,他為何能打破這一邊界飛升到今天的地位?顫抖吧孩子們!機器人要考清華北大了
概念導入期、夢幻成長期、泡沫破滅期和產業成熟期,在中間兩個階段風投大量涌入,媒體頻繁報道,全民陷入狂熱,但這個泡沫很快會破滅,隨后風投大量撤資,創業者則哀鴻遍野。這個吃齋飯、念佛經的中國人,居然是希爾頓酒店、德意志銀行的幕后大老板!
海航(海南航空)集團,無論從名字還是創立的初衷,它的定位都應該是一家地方性的航空公司。但這家本該偏居一隅的公司,卻按照董事局主席陳峰設定的航線,在過去10年里瘋狂加速,成為中國最大的集團企業之一。他只身前往菲律賓淘金、在北京做地產發達,卻落得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
黃如論曾在接受訪問時說,“我此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年老退休后,可以走到那些捐建的學校看一看。生命終會走到盡頭,但你留給這世間的愛,卻會化為永不磨滅的紀念。”誕生4年即上市,3年市值蒸發9成!曾想改變世界的少年現在卻只求風口拯救自己
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最高市值達56.5億美元,今天市值3.4億美元,這個有點慘烈的財富故事主人公便是聚美優品創始人、CEO陳歐,市值蒸發9成背后有決策的失當,更有行業的無奈、網紅效應的衰亡,在跌跌...這撥年輕人靠“說、學、逗、唱”,做出估值超過50億的大生意
因創新而生《夏洛特煩惱》的斐然成績之后,2016年,開心麻花又以小成本出品影片《驢得水》,獲得票房1.73億,項目收益率超過1倍,為豆瓣年度華語電影評分第一高。一個電影的新人,為何能接連寫下這樣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