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娛樂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休閑娛樂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休閑娛樂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爽劇爆火,解析200萬成本如何24小時創造2000萬收益
過去,那些爽文制造公司,如今也紛紛轉型制作爽劇。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審核趨嚴之后,他們將目光放得更長遠,盯上了海外爽劇的空白市場。1毛錢的奧特曼卡,賺走小學生家長30億
市面上的短劇,一年有近3000部,陳瑞卿創辦的點眾科技能生產600多部,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出圈的爆款短劇,是目前短劇行業頭部公司。56歲的TVB寶刀未老
對于TVB來說,拍好電視劇仍是首要任務,這直接關乎廣告、流媒體平臺等多個業績的增長。目前來看,56周年的另外三部臺慶劇表現均不如人意,《新聞女王》成了最后的希望,不少港劇迷寄希望于《新聞女王》能夠力挽...B站做不好的短視頻付費,抖音想試試
如果從大環境看,微短劇突然爆發的背后,隱藏著更深的口紅效應。那么,這個時候抖音開放全品類短視頻付費,大額消費降低、有那么一點閑錢的用戶,會不會掏錢買一些教育類甚至娛樂類的內容當做“安慰劑”?20天暴漲130億:超級賽道大爆發
據官方披露,中文在線自2020年開始探索短劇,2021年落地,2022年短劇收入已超3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約25.4%。爭議網紅們如何重塑人設?
縱觀之,互聯網內容也如一場持續上演的大型連續劇,身處其中的網紅們有人被劇情淘汰,有人則開始續寫新故事。觀察眾多案例,與其說轉型成功背后有一定的邏輯與套路,倒不如說他們更懂得大家想看什么。《新聞女王》真火了!TVB又回來了
觀眾想看什么,支持什么,《新聞女王》已經說明了。接下來壓力給到創作者,按照這個標準搞職場劇很難嗎?一定不是的,TVB有過,內娛也有過。最會拍職業劇的TVB,把新聞拍出了宮斗味
《新聞女王》沒再循著以前“新聞就是為民請命”的套路,而是撕開純凈的表面,將新聞業中真實卻些許骯臟的一面呈現給觀眾。選秀消失,偶像公司過冬天
2021年,前慈文傳媒副總經理趙斌曾告訴毒眸,他認為中國偶像的制造和產生,需要一個強大的“火車頭”,而最理想的形式就是好的選秀節目。時隔57個月,咪蒙又栽了
盡管黑紅爭議不斷,但流量就是一切。媒體稱,在最風光的時候,咪蒙旗下事業涉及商業服務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等,最鼎盛時公司甚至估值20億。戰狼版李子柒:東北雨姐の鄉村誘惑
酸菜就像這些被人生壓了幾道彎的農村女人們。被反復揉搓擠壓,用大量的粗鹽浸泡,頭頂再壓上一塊沉重的巨石,等待時間在她們的身上發揮化學作用。進入Q4下半場,綜藝行業開始趕年末KPI了嗎?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綜藝制作方在內容創作上以穩為主,或是翻新綜N代IP,或是借勢熱門的影視IP,或是緊隨主旋律的風向。循著這樣的創作思路,綜藝節目在內容創新上有章可循的同時,亦在內容創作的舒適區與安全區...漫威15年全球吸金280億美元,如今卻在中國失靈
我們無法想象,曾經風靡全球的超級英雄如今在中國市場迎來了至暗時刻。時至今日,無論是漫威還是觀眾,恐怕都會懷念15年前,那個身披戰甲為漫威電影開啟一個偉大時代的男人。《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主創:為其貌不揚的宅男造夢
在主創團隊看來,對于工業化體系尚未形成的互動影游這個垂類賽道而言,當下更亟需的,是找到打造穩定高質量產品的方法論。「和6個美女談戀愛」,短劇游戲能火多久?
跟當年《羊了個羊》火起來時的情況一樣,《完蛋》也催生了一個游戲行業小風口,并引發了從業者的跟進。文藝片,注定挖不出金礦?
有些文藝片爆款影評閱讀量破10萬+,但觀影總人次卻達不到10萬。如何通過精細化營銷更好地觸達和撬動小眾用戶,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