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出行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車企盈利的關鍵在哪?
規模化、垂直整合是降本盈利的關鍵。從頭部車企的發展經驗來看,2023年比亞迪推出部分車型,實現“油電同價”,2024年更是喊出“電比油低”的口號,背后依托的是規模化效應與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等能力。傳統車企的大合并要再次上演了
一旦兩大車企整合成功,將會成為自2021年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與PSA集團以 520億美元合并成立Stellantis 以來,全球汽車行業最大的重組案例。2025武漢汽車制造技術暨智能裝備博覽會即將舉辦
2024年,武漢國際汽車制造技術暨智能裝備博覽會攜手中國機博會暨武漢國際工業博覽會,匯聚全球頂尖汽車制造、工業自動化及機電產品技術創新成果,展現最新智能制造技術與工業裝配方案,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中國人打價格戰,德國人先裁員
大范圍無差別的危機沖擊著整個歐洲汽車行業,如果說車企利潤暴跌只是老牌列強大象轉身中的趔趄,那么供應鏈的批量坍塌,恐怕是行業格局重塑的前兆。一個300億造車公司破產了
成立于2008年,Lion Electric以黃色校車起家,后來全面轉戰全電動巴士,是加拿大第一家實現自動化生產和電池制造的巴士制造企業,也是第一家在美國和加拿大同時上市的造車企業,市值一度超過300...TECHSTAR與圖達通的DESPAC合并: 一場三向奔赴的盛宴
當市場越來越懂SPAC,VC/PE機構發起SPAC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也意味著更多上市退出的機會。這種強勢高級資源組合退出方式的序幕正在資本市場徐徐拉開。悠跑科技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合肥產投領投
本輪融資將用于悠跑超級VAN量產的推進及產能提升,助力其在電動商用車市場的快速拓展及滑板底盤技術的全球化應用。自動駕駛這一年:上市潮、技術戰、淘汰賽
上市后的自動駕駛企業,尚且沒有松一口氣的機會。目前還在沖上市的企業,更要趕在“巨浪”來臨前順利“上岸”。過保電車撐起千億市場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72萬輛,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角”,并隨著過保新能源汽車超出質保甚至報廢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也將成為“第二主角”。買車送「平價茅臺購買權」?各地車市年底沖量
12月初優惠活動的集中放量對車市起到明顯提振作用。乘聯分會統計數據顯示,12月1日-12月8日,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50.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2%,環比上月同期增長11%。其中,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過保電車撐起千億市場,會是誰的蛋糕
不過,當下一個趨勢是一些主機廠品牌開始嘗試設置自家維修點,并與寧德時代等電池廠直接談零配件的供應問題,車企們也意識到提早布局維修市場未來就有更多的機會試錯。基石資本張維:汽車界下一個退場的會是誰?
大膽地預測,未來中國汽車行業的“三巨頭”將是華為、比亞迪和奇瑞,小米、吉利等也將成為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