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
監管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監管相關話題,全面解讀監管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消費狂熱背后,線上培訓戴上“緊箍咒”
在盈利困境中,監管既是一棒大錘,打破無資質企業的“投機夢”,同時也是催化劑,加速市場朝著更加規范發展。咦,Facebook 要“抄襲”微信?
如果Facebook上沒有足夠多的商品、服務和交易支撐,Facebook只會成為一個逃避監管的轉賬管道。Facebook如果從發幣和金融服務中來盈利,勢必會面臨各國政府最嚴厲的監管。這也是Facebo...作為金融科技的分支,監管科技有望成為下個投融資風口
想要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跟上社會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步伐,前瞻性地進行頂層設計,設計監管模式、監管科技和監管技術體系,這需要更全面、透徹地掌握行業、科技發展現狀。網貸從業者新年遭遇“冰火兩重天”
“175號文”提到對網貸平臺“能退盡退,應關盡關”,網貸平臺的轉型路徑為網絡小貸和助貸。但網絡小貸需要另外申請牌照,門檻較高且網絡小貸的放貸資金有杠桿限制;助貸機構方面,沒有線上場景的,大多需要布局線...中小支付機構生存現狀:人到中年,格外艱難
當下中小支付機構像極了中年人的狀態,既面臨日益迫近的降本增效防風險壓力,又需要在日益固化的市場格局中尋找突破,沒有一個容易。那么,中小支付機構的出路將在何方呢?高通與蘋果交惡,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作為高通的大客戶,傲慢的蘋果看上去有恃無恐,但此次面對的是高通的孤注一擲——如果最后的答案是能,似乎只有蘋果退讓求和這個唯一的出路。環保上市公司集體反思:原本期待春天,為何進入了寒冬
本來期待強監管拉動更多環保市場以及投資高峰的到來,但實際上卻并未帶來產業的“春天”,反而是進入了“寒冬”。李揚:中國股市存在三大問題,資本市場被賦予太多政策功能
中國的資本市場被賦予太多政策目的,經常成為“扶貧”的手段。李揚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以扭曲資源配置的辦法(其核心是嚴格的資源配給和審批制度)使社會金融資源流向無效或低效率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