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大手,伸向長城的禁臠?
在新能源汽車擠占了輿論場中幾乎所有注意力的當下,用戶必然更加關注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新動作。而在品牌形象和科技感方面,比亞迪相比較長城,顯然更熟悉社交媒體的新打法。愿支付80%預付款,印度想挽回信譽,比亞迪要有危機感
一個在印度崛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國產廠商不是好事,考慮到印度市場的特殊性,要懂的制定自己的商業規則與策略,要有危機感以及最壞情況下的退路。比亞迪投70億在印度建廠
比亞迪現在急著在印度投資建廠,可能有點過于心急,王傳福可能也低估了印度。擅長空手套白狼的富士康在印度都撈不著好處直接退出芯片項目,老實人比亞迪在印度面臨的狀況無疑讓人更為憂心。上半場贏麻了,王傳福準備好下半場了嗎?
對于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來說,硬件上的體驗相差不大,而車機娛樂系統、自動駕駛等功能卻是消費者愿意付出溢價購買的。自動駕駛,苦海泛起波浪
當然,不得不特別強調的是,現在最大的變數還在于通往自動駕駛的路徑上,又出現了“大模型派”,而這一路徑很有可能是通往自動駕駛時代的坦途。新造車6月銷量:蔚來重新過萬,壓力給到小鵬
上半年已經結束,梳理發現,銷量表現較好的品牌,多跟價格下降有關,可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還需要進一步建立,車企們正在從“春秋”卷向“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