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
研發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研發相關話題,全面解讀研發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首發 | 花沐醫療完成數千萬元C輪融資,致力于突破生物醫用材料技術壁壘
生物醫用材料作為跨學科的復合高壁壘技術領域,國內上游材料產業鏈的研發突破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學科產業難題。癌癥疫苗有望8年內上市,專家:研發難度大
癌癥疫苗上市在即?除BioNTech,在mRNA藥物治療領域,Moderna(MRNA.NASDAQ)、默沙東(MRK.NYSE)、葛蘭素史克(GSK.NYSE)、斯微生物、艾博生物等企業均有布局天辰生物完成A+2輪融資,永石資本投資
天辰生物專注于解決自身免疫疾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已在過敏領域和補體領域的多個靶點布局,項目為潛在的全球首創(First-in-class)和同類最佳(Best-in-class)藥物。啟元生物完成億元A輪融資,時節投資領投
本輪融資將用于推進QY201、QY101等多個管線的臨床開發,并進一步幫助公司拓展研發管線,行遠致同擔任本次交易的獨家財務顧問。異格技術完成2.86億元天使輪融資,VC/PE陣容豪華
在集成電路領域,作為“萬能芯片”的FPGA芯片和CPU、GPU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海內外市場都有可觀的需求,有望迎來持續的高速增長。互聯網大廠都在造什么芯片?
研發一款芯片并不難,難的是研發一款面向消費市場的高利潤芯片,這不僅需要技術的突破,還需要終端產品的配合,對應的軟件生態,長期的資本投入。脈搏醫療完成C輪融資,為來資本與粵財生物醫藥基金聯合投資
采取深度“醫工結合”研發模式,充分發揮臨床一線資深專家對患者需求深度把握的特殊作用。新一代大分子抗體研發商「天辰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在本輪融資的加持下,公司將加速推進管線產品的I期臨床和臨床前研究,進一步豐富研發管線,完善研發技術平臺。一項底層技術撐起千億級賽道,國內企業如何突圍專利城墻?
隨著行業的不斷向前,投資人們也在不斷接受新知識的洗禮。越來越多的在關注產品時,也會特別關注一些具有真正含金量技術的藥物研發企業。志奮領科技獲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順為資本領投
主要聚焦工業級智能傳感器的開發,面向3C電子、新能源、半導體制程、醫療電子和服務機器人行業,提供包括高精度定位、圖像識別、精密測量以及避障安全在內的精密智能和AI傳感解決方案。又一筆合成生物融資誕生:惠利生物完成近3億元A輪融資
從合成生物學技術范疇中可以挖掘出無限可能,為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增加了想象空間。人工智能與合成生物的有機結合,更是加速了這一時代的到來。為什么寧德時代的研發費用比小米還低?
2021年,小米年度研發支出高達132億,背后研發團隊規模15000人,公司旗下實驗室數量高達123間,誕生的年度技術,包括隔空充電、四曲瀑布屏、液態鏡頭、GN2 超大底傳感器、澎湃 C1 與 P1 ...納米銀材料提供商「思爾維」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火山石投資領投
思爾維致力于納米銀材料研發,其獨創的材料技術可以使得低溫銀漿的顆粒銀達到高溫銀漿中的“燒結銀”效果,在銀漿的相同導電率的情況下,大幅降低銀漿的含銀量,從而降低銀漿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