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大模型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大模型相關話題,全面解讀大模型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OpenAI上演宮斗第二季
有分析認為,大模型發展至今,如何實現AGI已經歸結為兩條路:技術派希望技術成熟可控再應用;市場派則認為開放、應用并逐步走到終點。Google教科書般的AI反擊
未來的競爭,或將更多地體現應用在場景中的多樣性和市場主導地位的爭奪上。在GPT-5或是其它更強大的AI大模型到來之前,OpenAI等AI公司在應用場景上的劣勢將會被Google持續放大。微信開始扛起騰訊跑了
騰訊內部目前已有超 400 個業務及場景接入混元大模型,廣泛應用于汽車、零售、教育、金融和醫療等眾多行業,這背后離不開騰訊在基礎研發上的長期投入。Google 吹響通用 AI 反擊號角
至少從這次 I/O 我們看到新內容的分量來講,Google 仍然是 OpenAI 最強力的競爭對手,即使它曾經短暫地落于下風。谷歌背后埋伏著Open AI的幽靈
回顧過往,人工智能曾在2014年、2017年多次引起科技界的關注,而在幾次浪潮中,谷歌都扮演著先驅者的角色。OpenAI推出最新大模型GPT-4o,你的快樂悲傷它都能讀懂
GPT-4o中的“o”代表“Omnimodal”,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于GPT-4之上的多模態大模型。遙遙領先的OpenAI慢下來了
雖然GPT-4o的演示效果仍可稱得上“炸裂”,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很難配得上Altman預告中的“魔法”二字。很多人認為,這些功能性的產品,都是“偏離OpenAI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