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二次「彎道超車」,傳統車企新能源展開大反攻
近幾年,幾乎所有的國內傳統車企均推出了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它們不僅與新造車企業同臺競技,也與跨國企業的合資、豪華品牌較量。誰將是新一輪的行業引領者?既有X86與ARM,為何RISC-V還能受汽車青睞?
RISC-V作為X86與ARM的后起之秀,它靈活、精簡、開發成本低的特點,使它得到汽車行業的青睞。中國車企不必成為特斯拉
全棧自研沒朋友是真,這個領域也不需要第二個“啥事兒自己扛”的特斯拉。因此,主機廠不必執著于全棧自研,供應商也無需覬覦對技術的主動權。「燒錢」不息、巨額虧損,零跑和威馬靠上市改命?
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排名此起彼伏,但此前銷量高,并不意味著未來的銷量也會高,無論是零跑汽車還是威馬汽車,赴港上市已經不容有失。福特:拿不下的中國市場,回不去的「美國老家」
福特的目標是到2026年將年度成本削減30億美元,造車需要花錢,百年福特桑榆非晚,能省則省,能爭則爭。蔚小理正在失去「先發優勢」
目前來看,蔚小理都在加速導入新的產品。但如今的新能源市場,已經不再是蔚小理的「獨角戲」,而是處于一個「春秋時代」。李想和理想汽車的逆風局有解否?
對于理想汽車來說,這段時期企業面臨的危機是全方面的,覆蓋了從財務數據、業務結構、產業升級、公關處理等多個方面,實在是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