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界的特斯拉,從夢想到智熄
說一千道一萬,造車這件事,故事再動聽,終究要有車。畢竟這個行業已經有足夠多疑似下周回國的“夢想家”,盡可能就別再多一個了。失速的長城汽車,和保定的精神內耗
盡管車型產品即將投產,但長城集團對于“該如何打造高端電動車”這件事,還有大量準備工作要推進。只是,市場是否又會給長城時間呢?10萬以下混動的空白,誰來填補?
10萬以下混動汽車市場是一個真實存在且具有極大空間的細分市場,目前仍處于空白階段,誰將在這個市場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依然值得期待。「寧王」、比亞迪爭奪特斯拉,動力電池行業「大內卷」
對于寧德時代、比亞迪及LG新能源等每個身處動力電池行業中的玩家而言,之后仍需要加速向前奔跑,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更加內卷的賽道上保住自身的優勢。燒光51億,又騙國家補貼!中國一代造車神話,終于露出馬腳
細數長江汽車10年,沒人會說“時運不濟”,因為整個造車邏輯都充斥著投機。造出這樣的雷人神車,是審美不行,技術不夠,還是沒有能力?比起悶頭做產品,風口下的紅利更重要,也更唾手可得。硬核汽車芯玩家,筑起軟件的高墻
自動駕駛的路很長,從自動駕駛概念誕生,到供應鏈企業研發出芯片,再到量產,最后上車,需要產業鏈層層配合,才能最終全面開花,平穩上路。車企搶礦記:去上游尋找丟失的利潤
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直接掌控鋰礦后,除了自行開采賺取上游鋰資源的高溢價,也可以拿鋰礦為砝碼,提高與原材料企業的談判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