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
短劇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短劇相關話題,全面解讀短劇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逃出大英博物館》火了,自媒體博主為何偏愛「思政微短劇」
當然,這對自媒體創作者也有不少啟示。情緒自然是“思政微短劇”出圈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除去情緒,觀眾還應該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東西。誰在捧殺《逃出大英博物館》?
在試錯與肉搏中去粗取精,幾乎是每個行業發展之中的必經之路。贏的標準一直在變,一切都還沒有定。所有人都希望,《逃出大英博物館》不是最終結局。頭部App海外月入600萬刀,廠商爭搶入局
國內短劇鼻祖快手,在2019年8月時快手就上線了“快手小劇場”入口,正式布局短劇業務。2021年,快手在其海外版Kwai上引入了微短劇品牌Telekwai,并在其主要市場拉美,其中的西班牙語國家阿根廷...咪蒙抖音悶聲發大財:年收入近2億,圈粉8000萬
咪蒙是聰明的,選擇了短劇這一能夠將內容創作能力發揮到極致的賽道。但不斷輸出的類似「咪蒙金句」一樣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著8000萬粉絲,也許并非是一件好事。「狂飆」的短劇,用十萬成本撬動千萬生意
流量、金錢的加碼下,無數嗅到風向的平臺和公司開始制作短劇,爭奪起了流量,愛優騰主打10分鐘內的橫屏短劇,抖快則主打起了3分鐘內的豎屏短劇。成本飆漲,頭部入局,商業價值爆發:短劇不再是「小生意」
但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短劇的底層邏輯一直沒變:圍繞用戶需求,做出好的內容,品質始終第一位。馮勝勇:聚力新征程,共創網絡微短劇高質量新未來
近兩年,網絡微短劇興起,成為一種新的網絡視聽文藝形態,體量輕、節奏快、時長短,日益受到觀眾喜愛。視聽平臺、IP內容版權商、影視制作商、MCN機構、廣告商、衍生產品開發商等紛紛入局微短劇,共建網絡微短劇...阿里投資的這家公司要IPO了,靠2分鐘網劇,年收超2億
這從側面反映了市場對于分賬模式的重視和關注,期待著規范規則、拓寬賽道,鼓勵更多的優質創作者入局,創造出更具新意的內容。激發短劇潛力,質量和多樣性是關鍵
就短劇現今的發展趨勢上看,其本身還是具有十分大的潛力,但是要想得到長久的發展,還是要在質量和多樣性上下功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短劇會成為一種趨勢。短劇「狂飆」:千萬級分賬,爭搶黃金檔,排播等數月
在影視行業受重創之時,許多導演、制片人、演員等在“無戲可拍”的窘境中,成為短劇浩浩蕩蕩大軍中的一員,也推動短劇生態專業化、精品化。大廠入局短劇,追趕「小帥」和「小美」
短劇浪花制造出過泡沫,也依然能堆疊起潮頭,它們的盡頭會去往哪里,誰又能成為這條賽道上的最終贏家,現在下結論未免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