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藥業VS云頂新耀,「再鼎」們的PK
有的市值從近300億港元到如今的40億港元,跌幅86.49%,有的卻能維持與非License in模式的Biotech差不多的水平。到底哪里不對?真實生物,一場煤老板與科學家的孤注一擲
如果阿茲夫定片療效、安全性顯著,在2027年必將涌現較多的仿制藥;如果療效、安全性不佳,五年內也必將出現替代者。這是一個兩難的困境。廣州產投集團與德福資本達成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戰略合作
雙方將在基金及產業項目投資方面全方位合作,支持廣州生物醫藥、現代中藥、化學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高端康養等細分領域企業做強做大。每日優鮮大潰敗后,醫藥O2O還能火多久?
每日優鮮的凋零,某種程度上標志著電商大規模燒錢補貼的時代已成歷史,這對醫藥O2O也有警示意義,那就是,只賺流量不賺錢的買賣長不了。康萬達完成新一輪融資,東恒實業集團、華方資本和藍山投資共同參與
資金主要用于康萬達新一代溶瘤病毒管線產品的臨床研究和后續制導型病毒產品開發等技術發展工作。諾思格創業板成功上市,IDG資本為最大機構股東
在創新藥領域,IDG資本重點投資多個新型生物科技領域的醫藥轉化、解決重大醫療需求的創新藥品開發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服務及儀器耗材公司。醫藥投資,該現「曙光」了
時至今日,醫藥板塊跌幅已達30%,疊加業績增長消化估值,成功實現從估值泡沫向估值洼地的轉變。結合經濟環境和板塊基本面等因素,當前醫藥板塊也該重現曙光了。我國首款抗新冠口服藥獲批上市 盈科資本領投企業真實生物奪魁
至此,首個國產新冠口服藥獲批,盈科資本生物醫藥戰略布局版圖也誕生了一家治療新冠的領軍企業。元禾原點宣布廣州天使基金3期完成首關,劉炳乾博士升任廣州天使基金合伙人
重點關注科技和醫療兩大領域內初創期和成長早期創業企業的投資機會。國產PD-1出海困局:資本主義羊毛不好薅
雖然國內創新藥近年來蓬勃發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大部分的fast follow產品只適用于國內,放到海外市場上或許只能淪為slow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