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沒有新藥的第二大代謝疾病市場,國內企業已重兵布局
國內數億痛風患者亟待安全且有效的新藥出現,誰能真正滿足他們的需求,誰才能真正開啟這片藍海市場。GLP-1爭奪戰打響
截至2023年9月,全球共有12款GLP-1藥物上市,包括諾和諾德的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禮來的度拉糖肽,翰森制藥的洛塞那肽等。長線授權頻出,下一個加速奔向盈利的Biotech
不難預見,未來隨著更多管線的兌現,以及收入來源更加多元、業績量級增加,基石藥業將快速實現盈虧平衡。自免,真能成為中國第二大疾病市場嗎?
自免創新藥企站到了醫保支持創新藥、支持國產替代的風口上,如果能縱橫拓展自免市場,并借用醫保資金繼續創新,中國的Biopharma、Biotech將擁有腫瘤之外的另一條“大腿”,營收與品牌價值更進一大步...夢陽藥業完成億元B輪融資,朗姿韓亞領投
夢陽藥業是一家以“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為使命,專注于解決“腫瘤治療相關疾病”的現代化高新技術制藥企業。3年13種款新品,諾華、默沙東、輝瑞都在搶灘的試驗田
2023年以來,更多的跨國醫藥企業搶灘真實世界研究。他們一方面以樂城先行區為據點,拓展真實世界研究的業務邊界,另一方面則加強與國內醫療機構的真實世界研究合作。最高92%負債率,跨國大藥企為什么都是負債狂魔
事實上,在2017年以前,跨國大藥企一直保持著適度的負債率。畢竟,內外延雙輪驅動才是世界級藥企的標準動作,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GLP-1賽道受到高度關注,原來減肥藥真的不是智商稅嗎?
GLP-1多肽類藥物同時具備治療糖尿病和減重的效果,在全球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的背景下,GLP-1多肽類藥物的整體需求也將持續上漲。2年大賺400億美金的biotech,開始談降本增效了
巴菲特說,做投資要認清能力圈,研發創新藥又何嘗不是?說到底,對于暴富的biotech來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暴富后四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