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宇藥業梭哈出海,一次斷臂求生的新賭局
GLP-1減肥藥是一個很美好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想在國內落地顯然還很遙遠,出海才是現階段更加企業應該注重的地方。這也是為何翰宇藥業斷臂求生,血拼出海的原因,畢竟從目前的數據看海外市場確定性更高。醫藥二哥,秀了一把肌肉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信達生物因為“吃PD-1老本”和過度依靠“GLP-1預期”而被市場輕視,如今在2024年,公司用三個創新腫瘤領域管線的數據強勁輸出,來證明公司在新興分子領域的豐碩成果。安宮漲價,同仁堂吃飽
目前在內地市場,同仁堂旗下的安宮牛黃丸雙天然包金衣價格為860元。假設境內市場漲價幅度與香港市場相同,雙天然的安宮在境內市場的價格將達到1030元。如果漲幅參考上一輪(2021年12月)安宮牛黃丸的漲...合成生物學企業站在火山口
合成生物學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最早誕生在2000年初,被認為是繼DNA雙螺旋結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的“第三次生命科學技術革命”。一個超級大藥機會,將被引爆
從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多個細分適應癥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的背景下分析,Ensifentrine、Dupixent和Brensocatib這些潛在的重磅炸彈也僅僅是開胃菜,相關藥物領域的爆發,也只是時間問題。...橫跨兩大難病的下一個國產重磅炸彈
阿斯利康Capivasertib的成功,已經為AKT抑制劑驗證了成藥性和潛在的市場空間,對于手握已經進軍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大適應癥三期的Me better或Best in class分子的來凱醫藥,我...追捧邁瑞、聯影們之前,不妨先睜眼看看世界
只做低端市場的內卷,中國醫療器械公司可以活下去;但想要擠上全球競爭牌桌,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去創新。這樣的邏輯變更,不僅需要企業準確洞察,同時也需要投資者與專家及早適應。83億預付款,自免領域今年第二大收購案誕生
HI-Bio成立于2021年,由知名投資機構ARCH Venture Partners和Monograph Capital孵化,Jeito Capital以及未具名的機構投資者和家族辦公室參與。商業化大反轉,Biotech龍頭加速沖向盈虧平衡
再鼎醫藥的關鍵年份已經來到,能否破繭成蝶,從biotech邁入biopharma,全在這關鍵的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