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0家影視創業公司“發跡史”:成立不超過3年,1/3已經融資,估值最高30億
這些公司絕大多數都成立于兩三年前,產能不大,迄今為止作品只有2~3部。他們共通的特點是:乘著網劇的題材紅利崛起,迅速獲得資本青睞,并由純網轉向電視劇行業的新力軍。張國立、楊穎皆欠債,明星資本化顯疲態,華誼打出一張新牌
2012年,盛希泰從證券行業徹底隱退,徹底告別了從事20年的證券行業。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盛希泰聯合俞敏洪成立洪泰空間,專注于天使投資,對文娛領域尤為關注。目前活躍的明星投資人胡海泉與之交往甚密,...這家公司想成為“下一個華誼兄弟”,轉型之痛下,它還有希望嗎?
作為掛牌最早的影視公司之一,基美影業算得上是新三板第一影視股。不到四年,公司共計融資10.2億元,成為新三板融資最多的影視公司,遠超第二名嘉行傳媒的4.84億元。復盤《摔跤吧!爸爸》逆襲始末,華誼“重回”電影戰場,從批片開始?
據媒體報道,《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原本并不在華影手中,最初的引進方,是曾幫助《三傻》、《我的個神》等印度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的孔雀山影業。星河互動完成1.8億人民幣B+輪融資,將進軍國際手游市場
星河互動成立于2013年,核心業務主要圍繞體育+手游展開,涉及體育游戲、體育動漫、體育影視、電競賽事等多個業務板塊。光線業績下滑,華誼直接虧損,影視股到底怎么了?
2016年光線傳媒上映了13部電影,加上2015年兩部影片部分票房轉結到本報告期內,所以在報告期內共計15部電影,實現收入12.34億元,相比于2015年下降5.84%。也就是說,近三年來光線在電影業...10億入局網大 ,阿里這么高調意欲何為?
根據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33億。近幾年,由網文IP改編的影視作品成為文娛產業增長點。
相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