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止了 10 億人出境游?
早年,《重返泡沫時代》在日本上映,引起日本民眾對泡沫經濟崩潰前的集體懷念。退休在家有錢有閑的日本大媽們滿世界飛,稱之為“行走的錢包”一點不為過。這部電影一度引起不少中國消費者的共鳴。投資界24h|新個稅細則出爐,月入萬元將迎來“零納稅時代”!;劉強東“性侵”案落定,京東開始去“劉強東化”?
新個稅細則出爐,月入萬元將迎來“零納稅時代”!;劉強東“性侵”案落定,京東開始去“劉強東化”?;攜程上市15周年,國內OTA格局不復往昔。OTA市場重回戰國,攜程進入關鍵時刻
然而相比十五年前,如今的攜程不復當年一家獨大的意氣風發,面臨的是完全不同的OTA市場格局:競爭者從四面八方涌來——阿里、騰訊、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等。溫柔的攜程:鯊魚變海豚,如何應對狼煙四起?
從狼性競爭到平臺賦能,攜程正在尋找自己新的前行動力,但市場格局從不會真正安定,新的對手將會繼續尋找這家巨頭的縫隙。溫柔的攜程,接下來會如何應對狼煙四起?從阿里銷售員到同程上市敲鐘人,吳志祥的夾縫求生
在近期股市整體大環境的頹態下,“港股OTA第一股”的順利上市和良好開端,還是給各方提振了信心。尤其是攜程和騰訊,作為對同程藝龍均持股20%以上的大股東,此次兩者也將贏來財務上的重大利好。同程藝龍終上市,總市值近222億港元!| 憶同程網求生記
今天,繼今年6月提交IPO申請書后,同程藝龍終于在5個月后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成為港股OTA第一股。捅馬蜂窩引發的血案:估值20億美金,旅游獨角獸的IPO會被“暫停”嗎?
眾說紛紜間不能忽視的是,這次風波撕開了互聯網行業黑幕的一道口子。當“皇帝的新衣”不再得到贊美,或許裸泳者才會越來越少乃至消失。以UGC為生的馬蜂窩深陷數據造假,互聯網流量迷局何解?
對于處于初創期的中小平臺,選擇評論、流量造假以吸引融資或引入流量更為常見。而如今,圍繞“刷量”已經衍生出了黑色產業鏈。馬蜂窩“造假門”發酵:揭發團隊稱將放出更多證據
馬蜂窩“造假門”源于自媒體人梓泉在其公眾號發布《估值175億的旅游獨角獸,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文章,該文章稱,作為一家主打用戶生產內容的旅游網站,馬蜂窩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接近于核心資...1800萬條點評被“打假”,馬蜂窩抄襲危機始末
馬蜂窩風波,其實上擊中了互聯網流量模式的“要害”。馬蜂窩這樣的平臺,是中國互聯網流量商業模式崛起中的典型代表。“水軍”問題,本質上拷問的是新的商業潮流擁抱線下之后,線上流量和平臺的真正的價值。被捅還是賺翻?爆料者承認:“我們是有組織攻擊馬蜂窩的“!
這一次馬蜂窩被捅,嘲笑謾罵者有之,駁斥者亦有之,總而言著,馬蜂窩的關注度,早就超過了世界杯期間,轉化量,自然可以想象。馬蜂窩內容造假,估值或將跌去近九成
馬蜂窩內容被質疑抄襲且相關信息被廣泛傳播后,馬蜂窩的市值估值被迅速打壓,據品途商業評論、中新經緯等多家媒體稱,馬蜂窩的估值或將從175億元降至20多億元。真捅了“馬蜂窩”?馬蜂窩數據造假是自己干的還是別人坑的?
近日,一篇題為《估值175億的馬蜂窩 竟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網絡上刷屏,一時間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馬蜂窩陷入到了讓人糾結的麻煩當中,那么馬蜂窩到底是真的有意為之還是被坑躺槍呢?李志剛聊創投 | 場景、非標和做重,萬億旅游市場創業三大機會
當產品趨向同質化時,想要占領市場,只能壓縮渠道,降低采購成本,打價格戰,低價銷售。這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創業者如果能夠突破現有OTA的瓶頸,或許能夠成為改變格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