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
廠商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廠商相關話題,全面解讀廠商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動力電池中場戰事:各路諸侯圍剿「寧王」,勢力版圖大地震?
頭部車企正在努力提升對上游電池和資源端的話語權,如蔚來一邊在搭建電池研發團隊,一邊在澳洲收購鋰礦,和中航關系甚密的廣汽也開始自己造電池。當車企單飛,二線廠商又該何去何從?轉型做咖啡,偷賣果味存貨,電子煙絕地求生?
經歷了狂飆突進和監管調整,如今的電子煙行業告別高增長,整體被悲觀情緒籠罩。電子煙廠商們還有故事可講嗎?企業暫停接單,儲能行業也鬧「電池荒」
“主要短缺的是280Ah大電芯”——280Ah大電芯擁有多重優勢,儲能電池采購或項目招標普遍要求單體電芯容量達到280Ah及以上。為蘋果多造一塊零件,A股電子巨頭的心機與辛酸
蘋果公布的2021年的前200大供應鏈名單中,來自大陸的企業更是7進6出,總量超過了50家,成為蘋果最大的供應地區。2022年,我們「送走」了這么多互聯網產品
有的產品也許在肉眼可見的幾年之前,就呈現出明顯的頹勢。結局早已寫好,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分別的時刻竟然來得這么快。過剩邊緣的磷酸鐵鋰:新玩家集體涌入,二線廠商生存艱難
現階段來看,德方納米、湖南裕能、湖北萬潤這些老玩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先行者優勢。隨著新勢力入局,這些優勢紅利,也將逐步減弱。老玩家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掌握上游原材料的新玩家帶來的成本沖擊、產能過剩后的廝殺...200強出爐,誰是元宇宙的潛力王者
從大的技術浪潮的演進規律來看,在3~5年之后,往往會有新的視角帶動新的熱潮,今天的潛力企業不代表未來,又或者說,未來的潛力企業有可能并不在該榜單之上,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元宇宙潛力王者。各路廠商花式入局,打開元宇宙的正確方式究竟是?
在元宇宙布局的浪潮中,小米只是其中一個縮影,還有如騰訊、Meta、網易、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大企加入,手機行業的華為、蘋果等加塞入局,都以不同的“姿態”演繹它們入局的方式。靠賣山寨貨一年爆賺600億,中國最強撿漏王憑什么這么牛
蔡明介說過,他認為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很像 “拳擊手”,體量越大, 在場上就越顯眼,小體量的對手反而能趁勢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