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
車企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車企相關話題,全面解讀車企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北京現代在華加速「退潮」
北京現代曾是中國車市達成百萬產銷量用時最短的合資品牌,這一成就被業界贊為“現代速度”。如今,現代品牌市場份額下滑的速度也相當可觀,以至于不得不割舍絕大多數的工廠。在合資車企遭遇市場“退潮”的當下,北京...廣州來了個資深「汽車人」
當然,希望還是要有的。在孫志洋任代市長的消息出爐后,廣東媒體對這位曾在車企規劃領域有著深厚經驗的“汽車人”寄予厚望,說他“將為廣州汽車產業‘換擋提速’,向著萬億級‘智車之城’穩步前行”。買車鑰匙送手機,蔚來做到了
按此說法,NIO Phone并不是要去跟小米、華為競爭,而要理解成蔚來的NIO Life,圍繞用戶需求做一臺手機,滿足用戶的使用場景。新能源車巨頭混戰APP
不到一周時間,比亞迪已經推出3款細分的獨立汽車APP,再加上更早前的比亞迪卡車APP,一個整車廠為何需要做這么多的APP?車企頻繁降價,消費者為何仍不買車?
車企降價仍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看到的事,只是礙于目前整體行業消費熱情不高,導致很多消費者選擇延后購車或者持幣觀望。大模型上車:先打廣告 再看療效
在汽車與AI交匯更深入的2023年,一邊是工程師淪陷在如何把大模型嫁接到車上的工程地獄里,另一邊,則是吃瓜群眾快要迷失在“車企喜迎大模型上車”的漫天廣告里。車企內購活動:以員工的名義,清庫存?
盡管車企的員工內購活動基本都明確規定,禁止員工車輛流向市場,如有發現,將會進行核實并嚴肅處理。但正如極派Daily了解并得到二手車商確認的事實是,車企員工內部價買到的車輛,很多都會流入二手車市場。智駕開城:一場360度無死角的必經之戰
每家車企都要從頭到尾去解決一個又一個coner case,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事情。木桶理論在這個賽道并不試用,汽車的銷量、硬件的性能、技術的先進、足夠的人才和資金,都缺一不可,這無疑是360°無...給中國車企的多品牌戰略潑盆冷水
未來將不存在豪華品牌這一分類,高端品牌的定義核心在于即便是一款五萬元的車型也具備高端的極致性能,不理解這一點,是尚沒有領會智能汽車的核心。走過十幾家門店,我才理解了什么是智能駕駛落地元年
如果說,車企們“開城之戰”搶占的城市NOA決定智能駕駛體驗的高度,那么量產化、實用化、平民化就將決定智駕未來的廣度,在不斷量化積累中尋求“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