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醫療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醫療相關話題,全面解讀醫療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正在爆發的智能體,能否成為大模型落地醫療的新動力?
智能體(AI Agent),作為一種能夠自主行動、感知環境、做出決策并與環境交互的計算機系統或實體,通常依賴大型語言模型作為其核心決策和處理單元,具備獨立思考、調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給定目標的能力。當國產「腦膜膠水」開始崛起
換句話說,器械企業要想在"大賽道"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小單品"機遇,就必須在技術、市場、戰略三個維度上同步發力,構建起穩固的業務生態鏈。唯有如此,才能對抗內卷,并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把握先機,持續前...「暴利」的寵物醫院,全都是泡沫
上中下游的企業可以變得更規范、更高效,寵物主的養寵意識相信也可以變得更加成熟。度過這個混亂時期后,寵物醫院或許也就能回歸一些“醫院”本色了。酶有科技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線性資本領投
酶有科技創辦于2023年3月,致力于通過建立蛋白質-核酸相互作用算法,設計酶分子機器高效合成DNA。威邦震電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道遠資本領投
威邦震電是一家圍繞分子振動光譜技術創新,致力于打造高端國產光譜分析與成像產品和精準醫療診斷平臺的高新技術企業。保住中國創新藥的成果,不能再拖了
中國醫藥產業已經具備了堅實的需求基礎、先進的技術支撐和高素質的人才儲備。未來行業是否能夠繼續乘風破浪、勇攀高峰,還是會陷入泥潭、墜入深淵,取決于我們當下的選擇和行動。結節高發,富了他們?
在中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相關市場2022年到2026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4.7%。與此同時,中國消融設備企業也在被進口壟斷的領域,摩拳擦掌要書寫新的產業發展歷史。首發 | 瑞龍外科完成超3億元B輪融資,加速推進手術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
創立至今,已形成海山一?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海山一?腔鏡影像系統、海山一?手術器械等產品系列及100多項海內外專利申請。募資10億美元,2024數字醫療IPO來了
Waystar以近10億美元的高額IPO刷新了近年來的紀錄,這是繼5月20日Tempus AI申請上市并籌集高達1億美元后,短期內美股第二次數字醫療領域的IPO。募資10億美元 2024數字醫療第一大IPO來了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數字醫療顯然經歷了頗為艱難的一年。僅以美股為例,整個2023年全年沒有數字醫療相關的IPO。相比之下,行業在2021年的熱潮期間大約有20次IPO。半年融資三輪,杉木再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杉木SHANMU是由創始人林鶴全及核心團隊于2021年在英國倫敦創辦的AI醫療企業。脈示生物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加速創新臨床質譜項目商業化進程
脈示生物以攻克臨床難題、滿足疾病診療需求為使命,專注于心血管、婦幼健康、慢病管理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