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訂單的SU7,還沒能重新定義小米
汽車業務帶來的軟硬件收入和對小米生態拼圖的補充,可能會推動資本市場重新定義小米。當然,前提是雷軍要讓小米汽車保持住可觀的銷量。雷軍打響第一炮,壓力給到了盧偉冰
拓店、擴產能,對于小米來說都是有必要的,但花錢的速度也會加快,這就要求盧偉冰要“算好賬”,畢竟雷軍帶著汽車業務沖鋒,盧偉冰必須成為堅實的后盾。雷軍也來玩「砍一刀」了
在雷軍帶領小米汽車向12萬輛年交付目標沖擊之際,盧偉冰也發起了新一輪小米之家門店擴張計劃,打算用三年時間到2026年,從現有1萬家左右拓展至2萬家。車圈營銷戰:做雷軍,還是做自己?
積極擁抱者有之、冷靜旁觀者有之、難尋方向者亦有之,就在一片輿論的喧囂聲中,逐漸“飯圈化”的營銷模式,也讓眾多車企大佬心中,不禁感到有些五味雜陳。雷軍和盧偉冰,有了新的KPI
截至一季度,小米智能駕駛部門員工將近1000人,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增至1500人,并在明年繼續擴張到2000人。新能源車,還差一個「雙11保價」
車企們層層包裹的降價手段,看似為了關照老用戶情緒的同時,換取更多銷量,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新老用戶兩頭不討好。雷軍與周鴻祎:「網紅」濾鏡下的焦慮
雷軍和周鴻祎的熱度背后,更根本的是趨同,表面上一團和氣,沒有沖突,服務于各自的商業目標,這都是企業家們下場直播為品牌造勢的目的所在。雷軍終于成了車圈頂流
雷軍也知曉,小米仍有很多功課要補。他表示,未來三年小米100%聚焦國內市場。在北京車展上,他也廣發英雄帖,招募天下英才,打造夢想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