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上天」,特斯拉「入地」
這兩家不約而同地從2003年開始造車、又于2008年同時量產電動車的企業,就像“三好學生”和“天才少年”——都是優等生,但特斯拉更有“讓大眾激動起來”的能力。通敏車輛檢測獲數千萬天使輪融資,英諾天使基金領投
目前我國超過90%的汽車檢測設備仍舊來自國外,通敏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設備研發工程中心的建設,從檢測服務上逐步拓展到測試裝備的開發。首發|車輛檢測服務商通敏完成數千萬天使輪融資,英諾天使領投
主要運營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中心),從事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電機、電池、電控和部分整車的檢測測試服務和一些核心檢測裝備的研發。輝能科技完成近億美元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銀投資和一汽產業基金
輝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在2013年實現了固態鋰電池的商業化量產,早期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近年來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開云汽車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戰略融資
開云汽車成立于2014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設計及制造商,也是融合互聯網和智能服務前沿創新的科技公司。比亞迪重磅推出刀片電池,王傳福:將倒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做出改變
比亞迪用 “刀片電池”捍衛安全底線,徹底解決新能源車的安全痛點,或將重新定義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安全標準。新能源汽車電池之戰:寧德時代神話不再?
從業者的悲觀態度印證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不景氣,自7月份以來,新能源汽車連續五個月出現銷量同比下滑的情況。史上最牛“老賴”,龐青年和他的大餅,從來不是個例
龐青年許諾的汽車產業,投資大、關聯性強,能帶來令人心動的就業、產值,一直都是招商引資中的香餑餑,自然成了他的通行證。造車新舊勢力的“修昔底德陷阱”
在傳統汽車行業負增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增量市場引來造車新舊勢力的垂涎,“修昔底德陷阱”如約出現。蔚來70億注冊北京總公司 未見亦莊身影
“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7月24日正式成立,注冊資金為70億元,法人為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四年數百億打水漂,京威股份夢斷新能源造車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京威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中顯現出的欲望和掙扎,成為對這句話最貼切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