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賽道:新能源汽車的新機遇
汽車產業具有長鏈條、大生態的特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光影響著造車行業本身,對其上下游產業鏈、相關生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賽道”機會。新能源車漲價潮里,沒有贏家
上游材料漲價,電池廠、整車廠紛紛提價轉移成本,但詭異的是本應最賺錢的贛鋒鋰業等資源公司股價居然出現了腰斬。賣一輛虧6.5萬,沒人造得出廉價特斯拉
自研為車企帶來的優勢是必然的,但風險和挑戰也是必然的,對于朱江明來說,他最不缺的,就是對于創業這件事的耐心。團隊被曝解散,蘋果造不出車?
目前小鵬、理想等新能源車企或多或少已將這些技術率先落地,再加上阿里、百度、華為等大廠在車機智能方面也在快速布局,蘋果的優勢正在縮減。只能在退出時「火一把」,謳歌奏響悲歌
在即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謳歌迎來了品牌生涯的高光時刻。綜合種種跡象來看,廣汽謳歌在中國市場或已進入停產倒計時。誰才是電動車維修「巨坑」的原罪
新能源車越賣越多,隨之產生的問題也與日俱增。至少從售后維修這個環節來看,需要補足的地方還有許多。跨界「賣房」,吉利是認真的?
吉利跨界“賣房”,背后的夙愿是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解決后顧之憂,渴望極氪、北極星等品牌拉出第二曲線,但最終能否趟出一條差異化之路,仍不明朗。半導體周期,新能源汽車的另一個軟肋
全球主要芯片企業已經加大了車規級芯片的生產供應,新建產能也將于今年陸續釋放,國內部分芯片產品供給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預計汽車芯片供應形勢還會持續向好。傳統車企搶占商圈,開店容易,賣車難
最先在購物商場發起圈地運動的,是蔚小理等新勢力玩家,如今,傳統車企特別是豪華品牌也開始效仿,紛紛進駐商圈。新能源車企賣保險,「瓜分」車主
車企不斷涉足保險是必然趨勢,新模式的車險也終會出現。至于這一場車企、險企、車主共贏的變革何時會實現,沒人會知道,但市場總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