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學不會蘋果的「降價經」
在自動駕駛真正落地之前,造車這種傳統制造生意中,極致創新者也會在效率面前敗下陣來。如何更好更快地豐富產品線,可能才是特斯拉能否實現產能、價格、需求三者平衡的關鍵。華北的「蔚小理」還要等多久?
曾經一度超越“蔚小理”,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一的威馬汽車,在產品、技術上出現偏差后,沈暉不得不于2022年底,開啟自救方案,宣布全員降薪,其中員工打7折,高管減半,并停發年終獎和補貼。環顧整個華北地區,尚...適宇科技完成近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博世旗下博原資本獨家投資
適宇科技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熱管理解決方案,節約每一焦耳能量,業務涵蓋空調、熱泵、熱管理以及基于云的數據系統和控制算法等方向。3.5萬億的特斯拉VS7000億的比亞迪:總歸有一個不太對
現在已經很確定,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打算關起門來自己玩,比亞迪在除美國之外市場的競爭力也基本無可匹敵,基本面上大家并沒有太多的爭議。光環變包袱,長城汽車如何求變?
如今長城汽車首要的任務,已然不是能否實現此目標,而是如何在風云變幻的市場里活下來——期待長城汽車之“變”。價格戰,打破了新能源車的利潤泡沫
可以說,就汽車市場而言,此輪價格戰或許將長期持續。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幻想都不切實際,因為新能源汽車不會有超額利潤。百度Apollo之難:行業遇冷、商業化難落地
關于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競爭將最終決定未來數年的行業格局,勝出者才能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對于尚未實現商業化的百度Apollo而言,突圍時間已經不多了。「卷王」再攪局,這個行業即將迎來史上最慘
實際上,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長,短期看確實是好事,但長時間看卻未必,因為大量的補貼、扶持,毫無疑問在透支未來的購買力,在某一個時間點,銷量增速很可能出現斷崖式下跌,而這種跡象,在一些車廠身上,已經...換電重卡,新能源車的另一條路線
但從當下來看,北方礦場、港口、鋼廠等場景下的重卡替代才剛剛開始,而未來這些問題也有望隨著電池容量的不斷升級與換電站的鋪設逐漸得到解決。2022年「雙積分」賬單:比亞迪包攬冠亞軍,奇瑞、長城落后,合資好轉
結合2022年各家車企的銷量情況不難發現,車企的雙積分成績與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之間呈現較大的正相關性。比亞迪云輦(nian)來了,國產汽車卷操控才是正道?
新能源時代,國產車的智能化、整車品質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如果能“啃下”底盤操控,相信最后堅守“駕乘體驗”的消費者,也會被國產品牌給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