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車還沒撞開歐洲的鐵墻
電動汽車出海歐洲是好事,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盡管國內外不少媒體都給出了積極的評價,但從產業角度來說,想真正打開歐洲市場的大門,中國車企要做的還有很多。汽車發布前夜,小米「存糧」備戰
在小米看來今年是小米在IOT變革的落棋之年,今年小米會把能力的構建作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把收入和增長作為最重要的事情。李斌搞直播,蔚來上大分
如今當李斌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頻頻露面,加上另一位微博之王雷軍也即將正式發售新車,2024年的車圈互聯網,注定將會變得更加熱鬧。國產新能源車進入慘烈「淘汰賽」
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在發展黃金時期,且優勢明顯。另一方面,高合汽車陷入倒閉困境的同時,國內則兩家車企在近日宣布完成了大規模融資。國產新能源車進入慘烈「淘汰賽」
在2024年的公司全員信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提及“2024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海競爭的第一年,是淘汰賽的第一年”。小米汽車,直接沖擊豪華品牌?
3月28日,小米汽車就要開正式發布會了,屆時將會揭曉小米汽車售價的神秘面紗,也將會決定和影響小米汽車的未來。國產新能源正式進入淘汰賽 誰是下一個高合?
近期,比亞迪、理想、小鵬、小米等車企集中發布年報,我們可以通過頭部車企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管中窺豹。車企自研電池,就能打破控制權「魔咒」了?
車企布局電池可解決“產能受限+價格高昂+不能掌握核心技術”的窘境,但也受到“技術壁壘高+規模效應不足+資金壁壘高+錯過最佳窗口期”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