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瘋卷3000億
億歐智庫預測,城區NOA功能在2024年開始大規模量產應用,預計至2030年滲透率將達到25%,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比亞迪的大年撞上特斯拉的小年
不管是并不想跟特斯拉競爭的比亞迪,還是所有以特斯拉為師的造車新勢力,沒有人的本意是與特斯拉短兵相接。但是,國產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實力的崛起,并且加速走向全球,存量的市場中,與特斯拉的競爭將無法避免。12年前的比亞迪秦,8年前的特斯拉,為何現在還能賣爆?
究其原因是其產品力已遠遠落后國產汽車,無論外觀內飾、動力操控、安全性、智能化均無競爭力,反而接連爆出進氣管開裂、發動機滲油、顆粒捕捉器堵塞等問題。由此看來,哪怕51年歷史,如果東西不好,消費者也會用腳...當「蔚小理」遇到「比特米」:從車主故事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通過幾個車主的真實故事,以及最新的財報數據,來深入探討這些品牌在市場中的表現及未來趨勢。特斯拉急需拿出新殺手锏
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力會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會進一步加劇,特斯拉肯定會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所以,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需要不停講出新故事,更要加速拿出新殺手锏。馬斯克攻向新勢力命門?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還在推進FSD對外授權事宜,并表示已經有幾家大型OEM廠商有興趣獲得授權許可,并猜測“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公司。”特斯拉再進軍保險業,車企爭相入局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比亞迪、蔚來、理想、吉利控股和廣汽集團等多家車企通過成立、合作或收購等方式進入保險行業,攪動新能源車險市場風云。馬斯克的「餅」撐起特斯拉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生產將在得州超級工廠進行,未來全球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將達到2200萬臺,而Optimus將處于領先地位,對公司收入的貢獻可能超過公司所有其他業務部門的總和。...市值蒸發 7000 億,還能繼續相信馬斯克嗎?
相比傳統的汽車制造銷售業務,圍繞自動駕駛有關的新商業模式,并不是一道命題作文,所有的技術、商業模式都是全新的。一夜蒸發900億美元,特斯拉「大餅」還畫得下去嗎?
雖然特斯拉整體營收同比微幅增長,但作為最核心板塊是汽車業卻表現得差強人意,汽車產量、交付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均有明顯下滑。馬斯克押寶FSD落地和AI業務
在馬斯克的不斷渲染下,市場對特斯拉的關注點也正在從整車制造轉移到以FSD、Robotaxi、人形機器人等為代表的AI業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