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王炸,國產減重藥王者不是信達
對于一些國內老牌藥企而言,在圈內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積攢的經驗和方法論,可能足以扼住大量Biotech喉嚨,成為最終的贏家。持續降價,天價實驗猴IPO疑云
不過,從IPO時間來看益諾思作為安評龍三,顯然沒有趕上CXO最好的時代,而公司的一系列關乎核心競爭力和過往操作的疑點,也留待未來二級市場來一一解答。國產阿爾茲海默癥新藥,戲有點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通化金馬在公示琥珀八氫氨吖啶片臨床進展十分“透明”,包括受試者全部出組、臨床試驗稽查和糾偏階段、預備大會&盲態數據審核等流程均及時公示,在醫藥公司中十分少見。創新藥二哥,扭虧在即
在未來幾年信達生物后勁充足的背景下,目前通過降本增效已經接近盈虧平衡點,而公司2023年6月在手現金85.26億人民幣,這不免讓投資者對于信達生物的未來多了幾分期待。誰是第一家現金流枯竭的18A?
2022年年報,開拓藥業研發重心已經轉移至“醫美”,包括福瑞他恩、AR PROTAC等治療痤瘡、脫發的管線放置到最顯眼的位置。暴漲20%+,壓過減重狂潮:新晉疫苗龍頭下海給MNC打工
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康希諾mrna技術平臺初步的有效性、安全性,這也可能是被阿斯利康相中的重要原因。下一個國產藥出海重磅炸彈
國內深耕血液瘤的Biotech亞盛醫藥和憑借BTK澤布替尼全球化進階的百濟神州,不約而同的盯上了這個靶點,Bcl-2抑制劑將成為國內血液瘤創新藥出海的下一個重磅炸彈。快速增長的醫藥冷鏈物流市場
近日,上海生生物流的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揭開了醫藥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現狀的冰山一角,同時我們也借此探析相關企業的投資價值。瑟瑟發抖,巨頭們開啟減肥藥止損潮
目前大量國內臨床前的管線靶點和藥物設計尚未明晰,但如果大量只是簡單/取巧式的跟隨,那么大概率將重蹈PD-1的覆轍,勝者一定是先發的頭部藥企。重磅炸彈的威力:千億世紀收購案在醞釀,兩家國內幸運兒將爆火
自身免疫疾病(AD)在最初發現之時被歸為罕見病,但綜合統計后發現自免疾病占全球患病人群占人口的3-5%,數量龐大美妝上游「一哥」登場,領跑國產司美格魯肽供應鏈
中國多肽藥物&化妝品的上游市場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待挖掘,湃肽生物的率先IPO,無疑將是對尚處于一級融資階段競對的降維打擊,領先優勢可能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