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合成生物學,是顛覆還是炒作?
AI在合成生物學中的四個用例,包括分子發現、菌株/酶工程、生物過程優化和實驗室自動化,并評估AI在每個用例中的實際提升與必要性。水光針、童顏針、瘦臉針、溶脂針、膠原針都是什么?
從經典的“水光針”到備受關注的“瘦臉針”、“童顏針”等等,這些明星單品受益于供給側推動,背后的核心成分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共同塑造著中國醫美市場的新格局。疫苗「卷王」盯上AI+合成生物
未來全球經濟活動中,60%的物質產品可以由生物技術生產。在2030年至2040年間,合成生物技術每年將為全球帶來2萬億至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從卷性能到卷應用!中國83個醫療大模型,一文匯總!(截至6月)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上千家醫院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院端的本地化部署,AI短時間內走進全國醫院。DeepSeek開源帶來的技術普惠,也直接導致醫療AI大模型的井噴。馬斯克腦機接口公司斬獲最大融資
中國在腦機接口領域同樣展現出強勁勢頭,目前國內已出現34家相關企業,在技術突破與政策支持的雙重利好下,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2700億基金航母!解密國投的生物制造布局
各地都希望爭取到國投集團的投資,推動地方進行產業升級。根據國投創新院董事長張雷的描述,地方的科技、生態、政策、人才是國投考慮落地的重要因素。這家「套殼」AI醫療公司估值200億
Abridge完成了2.5億美元的融資,最新估值高達27.5億美元(約人民幣197億元),一躍成為AI應用領域的獨角獸。AI制藥,消失的CEO
今年以來海內外AI藥企離職的CEO不少,包括Valo Health、Atomwise、BenevolentAI、Exscientia、星亢原等業內知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