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來出發:中國醫藥行業怎樣走出「至暗時刻」
中國的醫藥行業是一個政策導向型行業,在2015年醫藥供給側改革之前,醫藥行業里幾乎全是“壞消息”,在藥品價格圍獵的那幾年里,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全國性的“負面政策”推出。那幾年也有宏觀環境不好的時候,但...困在疫情下的上海藥企:生產、研發近乎停擺,還能撐多久?
所在的公司大小決議全部停擺,所有項目全部暫停。實驗室停、臨床試驗停、生產停、融資停、收款停、物流停,試劑耗材、儀器設備全部斷流……同濟醫院騙保未了局:線索已移交公安機關 騙保入刑多常見?
醫療行為極為專業、復雜,要判斷各種細節是否合規,需要檢查者有一定專業水平。但在基層醫保部門,這一條件未必總能達到。恒瑞的轉折點來了嗎?
行業寒冬,首先是活下來;其次,活得好的有能力在普遍估值下行期去做一些逆向擴張,來迎接新一輪的上行周期。或許,對于恒瑞來講,新的故事會開啟。行業下半場,創新藥企拿什么賭明天?
中國創新藥的發展,離不開2001年開始的海歸歸國浪潮。人才紅利,是產業發展的根基。創新藥需要什么的人才,也需要進入對“創新藥價值”的回歸中找尋。國產mRNA新冠疫苗困局:技術突擊難補歷史差距
在中國,mRNA領域的積淀更少,一直到2019年底,mRNA都是一個十分冷僻的賽道,技術上還存在很多壁壘,而海外的mRNA藥企,在九死一生后,遞送技術的專利方面布局已相當完善。中國生物醫藥投資江湖
直到2021年,疫情在美國肆虐,在“共存式”抗疫模式下催生了天量的新冠抗原檢測需求,九安醫療,在美國有著現成的準入和渠道布局,在一眾新冠抗原檢測公司中脫穎而出,接連斬獲好幾百億美元的新冠抗原檢測訂單。...又一條醫療狂熱賽道
3月21日,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的ADC藥物Enhertu在國內的上市申請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適應癥是乳腺癌——業內人對它更為熟悉的一個名稱是DS-8201。2022-03-24 13:42中國創新藥企人才斷層
一位在外企和中國創新藥企都工作過的高管坦言,他在創新藥企幾年,反倒學習到了更多:其一是空杯心態,不要把過去的東西生搬硬套過來;二是體系化的視野和思考;三是能準確的把握老板的一些框架式的想法,落地為可執...長春高新跌下神壇背后:東北藥企的時代悲歌
作為東北藥企里的一支獨秀,長春高新的現金流充沛、日子不算差。甚至連競爭企業都承認,長春高新的產品技術過硬、質量抗打。但只依賴單一產品,股價閃崩跌停仿佛是一場“天花”的預警,毒性必然有一場發作。新冠口服藥會不會成下一個「達菲」
“而放大到更大的情況,對那些新冠輕癥的沒什么癥狀的人,新冠藥物的意義是防止醫療擠兌的出現。對于輕癥或者無癥狀感染者,吃了以后馬上不發熱、沒什么感覺了,就不用去醫院,也避免了醫療系統的癱瘓。這種效果是任...CRO暴跌下的冷思考
藥明康德雖然公開聲明藥明生物為獨立上市公司,其不持有藥明生物任何股份,但未能避免在A股開盤1分鐘跌停,港股最高跌幅超過27%。當日,CXO概念股全線跳水,泰格醫藥、凱萊英、昭衍新藥在A股和H股的跌幅大...資本火熱涌入的創新器械:另一個血與蜜之地
“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中說過,創新就是?產要素或?產條件的“新組合”。“劉肇新認為,醫療科技創新本身的需要來自于臨床,最后也要服務于臨床。技術只是一個實現手段,資本只是助力,臨床價值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