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母嬰店,不敢跟顧客說奶粉價格
出生率下滑導致行業增速放緩,再加上2023年2月即將實行的奶粉新國標,嬰配粉行業再次迎來新一輪淘汰期。乳業專家宋亮認為,新國標后大約會有三分之一的品牌被淘汰出局。600億大佬失算天津同仁堂
20年前,朱保國想做“中國最大的制藥企業”,通過”買買買“將自己的醫藥版圖越做越大,但面對當下集采的常態化以及激烈的創新藥競爭環境,僅僅靠資本運作無法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品牌價值。在電商平臺買基金,被坑了70萬
在風險的黑天鵝襲來時,“金融是對風險的管理”這句話總被提起。很多投資客,希望手中的財富在資本市場獲得增值的同時,最好存取方便。然而,為資產負責的,最終還是投資者本人。益生菌竟然是「假藥」?
益生菌這一“金礦”近年來始終存在爭議。除了“學術打假斗士”饒毅犀利硬剛,更多人像營養師王喜平一樣持觀望態度,“以前的保健食品,是被這么玩壞的。益生菌是否這個宿命,不好說?!?/div>中國水戰30年:從純凈水到涼白開
回看包裝飲用水各大巨頭的沉浮,娃哈哈純凈水、農夫山泉天然水、康師傅礦物質水、百歲山天然礦泉水……每一個巨頭的崛起,背后都是一場營銷的勝利。楊超越們追捧的「大娃」:原價4千,爆炒至34萬
在盲盒炒作亂象之下,潛伏著一門更為燒錢的潮玩生意,名為大娃。一萬元可以買到上百個盲盒,卻未必能夠買下一只熱門大娃。紹興大佬玩轉芯片股,一天暴賺488%
兩年前,帶著“國產平板芯片”“北斗衛星”等明星概念光環的盈方微暫停上市,股價定格在了2.25元,被稱“最便宜的芯片股”。一番運作后,盈方微如今終于恢復上市。不過,2022年上半年其芯片營收占比不到0....日本藥企盯上385年中華老字號
一直被視為中藥國際化最大競爭對手的日本漢方藥巨頭津村,如今又盯上了兒童中成藥龍頭健民集團。津村自1991年進入中國并不斷加注。價值1500億,騰訊要賣美團?
有市場人士認為,盡管騰訊減持美團的消息撲朔迷離,并第一時間用非正式渠道予以否認,但業內對此也有心理準備,“不然可能跌的不是10%,而是50%了”。立白大小姐盯上鏟屎官的錢包
在陳凱旋兄弟的經營下,立白集團從一個批發商一步步成為本土日化巨頭。隨著家族二代紛紛接班,立白集團也迎來變革期,而朝云集團只是其中一個縮影。連遭6天炮轟,尹燁冤不冤?
“學術打假斗士”饒毅連續6天發文硬杠華大控股CEO尹燁,稱其科普內容失真、博士學位“水”、帶貨的益生菌產品為假藥,連帶著現在全國推廣的益生菌產品都受到了質疑。上海奧特曼,一個東北大佬的新籌碼
海昌海洋公園的股價一年上漲了15倍,在港股一絕騎塵,但在虎鯨和法國酒莊往事的陰霾下,新引進的奧特曼能否幫它逆轉局勢尚未可知,這種壓力比打怪獸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