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家藥企「狂」回購:恒瑞、藥明、復星們在下什么棋?
有觀點認為,在中國藥企加速出海的大趨勢下,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還可優化股權結構以吸引國際資本。同時,部分企業通過回購為未來并購或分拆上市鋪路,提升資本運作靈活性。安徽學霸坐擁3000億醫械王國,開始焦慮
在醫療器械領域,沒有人會質疑邁瑞的“一哥”之名,自上市以來,它創下過連續23個季度增長的記錄。正是這個一向“穩”得可怕的邁瑞,在今年三季度卻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弱”三季報。醫療器械一哥真的開始跑不動了嗎...國資已「控股」中藥產業
從目前產業發展階段來看,“國資進場”確實符合中藥行業此前趨勢,最終如何,只能等天士力復牌后,結局才能更為明朗。但國資主導中藥行業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全球TOP20藥企狂砸研投超萬億元,都干了啥?
羅氏、諾華沉寂“讓賢”,默沙東、禮來拼命砸錢,諾和諾德研投令人“大跌眼鏡”。當全球TOP20大藥企研發費用率進行大PK,這場頭部的較量中,誰是智者?誰是贏家?股價暴跌39%,這家自免小而美Biotech會退市么?
股價高點2筆大額拋售,與先聲較低金額的許可交易,度普利尤單抗對國內外市場的強勢“霸占”,上市兩年多屢屢暴跌、一度瀕臨退市……一切,都給康乃德及其核心產品的命運,蒙上了一層灰紗。Biotech后寒冬哲學
那些發展背景、基因、調性完全不同,甚至一度是潛在競爭對手的企業,似乎已經摸索出了當下的生存之道,他們紛紛放棄曾經的矜持、和不切實際的幻想,認清現實之后,不斷加碼自身優勢所在,攜手加速穿越周期。曾推動AZ 390億美金并購,這家全球頂級對沖基金入局Catalent,CXO新曙光將現?
半年兩度吸引最強對沖基金入局,全球CXO行業是進一步遇冷,還是曙光將現?親歷Biotech破產潮
整個行業并不會發生衰退,但個體公司一定會。有部分公司會進入僵尸狀態,融不到資也不想關門。直至幾年之后被投資者強制回購或清算(未上市公司),或者被退市,低價并購(已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