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關廠背后:一個汽車制造強國的潰敗
比利時作為歐洲昔日的汽車制造先鋒,如何從輝煌走向沒落?瑞銀UBS咨詢師在一份報告里提到,受價格壓力、更嚴格的排放法規、關稅風險、需求低迷等影響,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在迎來一場“電動車至暗風暴”。Taylor Swift全球巡演:行走的GDP
泰勒有望從她的“時代之旅”全球巡演中賺取41億美金,創造史上藝人單次最賺錢的巡演。而這次巡演對全球的總經濟影響或超過100億美元。Taylor Swift全球巡演:行走的GDP
泰勒有望從她的“時代之旅”全球巡演中賺取41億美金,創造史上藝人單次最賺錢的巡演。而這次巡演對全球的總經濟影響或超過100億美元。昔日260億美金的巨頭,5億美金賣了
短短三年,Farfetch命運急轉直下,股價較最高點跌掉了99%,260億美元市值幾近歸零。它遭遇了什么?昔日500億美金獨角獸快活不下去了
WeWork作為全球共享辦公巨頭,業務遍及全球多個市場,其空置率保持高位,一定程度上就是全球共享辦公行業的一個縮影。在國內共享辦公玩家們同樣處于自顧不暇的狀態。做中國版ChatGPT?騰訊、華為、京東、字節都say no了
當大模型時代來臨,云計算的主流商業模式將從IaaS變為MaaS,所有的行、應用、軟件和服務,都值得基于大模型、AIGC等新型的AI技術重做一遍。這意味著大模型將為云業務帶來新一輪增長動能。馬斯克發起的這場價格戰,誰贏誰輸?
馬斯克來勢洶洶,開啟了特斯拉的全球大降價。隨后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降價打響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其它玩家不得不跟隨參戰。劉強東死磕「未竟之事」
站在京東20周年的關口,京東官宣“35711”夢想,這是劉強東為京東描繪的未來20年的藍圖。過去20年沒實現的,他要再花20年繼續死磕。馬斯克與LV總裁的「首富之爭」:各位都有責任
來中國44小時,重回世界首富的寶座,平均每小時“凈賺”7億元。這位“旅行特種兵”就是特斯拉創始人、CEO馬斯克。美團VS抖音:本地之戰打到哪一步了?
抖音等“野蠻人”入侵本地生活服務,對美團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哪里,目前沖擊有多大?美團是怎么反擊的?美團Q1財報和電話會給出了一些答案。馬云回國,關心什么?
今年6月有傳聞稱,中國證監會成立工作組評估螞蟻集團重啟上市。針對該傳聞,當時螞蟻集團對外回應稱,其正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專注落實整改工作,目前沒有啟動IPO的計劃。戴珊依然有壓力,蔣凡長舒一口氣
阿里發布2023 財年第三財季(對應2022Q4,下文用自然年表述)財報。總的來看,該財季,阿里營收持續疲軟,利潤一如既往地遠超預期。理想汽車狂飆:多賣車能否多賺錢?
2022年Q4,理想汽車共交付46319輛汽車,同比增長31.5%;同期,汽車銷售收入172.7億元,同比大增66.4%,環比大增74.6%;兩項數據都一改上個季度的低迷狀態,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