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NFT,到底是割韭菜的利器,還是改變行業的鑰匙
割韭菜,還是革命行業?有趣的是,許多音樂NFT的早期玩家——那些最先入局的頭部藝人們,已經成為NFT平臺的投資者。我們編了一本Web3教科書
打破Web2.0時代巨頭中心化壟斷的,只不過是新的壟斷建立者;而所謂的Web3革命,只不過科技新貴們的跑馬圈地。去中心化的美夢,終將迎來破碎。新冠時期的愛情:去游戲里,辦一場婚禮
婚禮是虛擬的,但愛情不是。年輕人在異界辦一場莊重的儀式,這曾經是網戀祖師們的青春,后來成了特定年代的新聞,它既是游戲樣態更迭的微縮,亦映照出流行文化演進的投影。在上海,居家辦公60天
在特殊的時間里追逐正常。這個春天,居家辦公在上海成為常態。工作地點從樓宇搬回臥室,通勤路線從幾趟地鐵的換乘變成床到書桌的的步行,工作餐從食堂和外賣改為自己開伙。茅臺冰淇淋,醉翁之意不在酒
買不起茅臺的年輕人,買得起茅臺冰淇淋嗎?酒企跨界去造車,車企跨界做冰淇凌,可惜目前還沒有哪家冰淇淋企業能殺入白酒行業,要不然,熱鬧的消費品市場足以畫出一個循環來。潘周聃變身「知識網紅」,學霸還能怎么走紅?
新的“流量密碼”。潘周聃的走紅,是學霸進入互聯網的又一種方式。從2021年至今,泛知識類內容風靡各個互聯網平臺,各種科普博主加崛起,“萬物皆可潘周聃”的互聯網奇觀能持續多久?知識偶像還能如何走紅?1000萬教培人的沉浮往事:轉行的80%與留下的7.4%
教培人在尋得這些路徑時心理如何變化?面臨著怎樣的招聘環境?又進一步催熱了哪些生意?本文將講述教培轉行人在2022年的現狀。「視頻化」的微博,創作者的樂土?
讀完這份報告,就知道創作者為何都在涌向微博。從《2021年度微博視頻號發展報告》來看,階段性的成果已經明晰。而對于關注者來說,興趣也已經被勾起:在視頻這條道路上,微博還能夠帶來怎樣的驚喜?